9月3日下午,随着一声炮响,中铁八局二公司承建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马鞍山隧道正式贯通,比设计工期提前了近三个月。而这多亏了“机械化配套施工”的应用才让提前完工成为了可能。
据了解,铁路东环线是重庆打造铁、空、陆、轨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环线正线位于重庆主城区内,全长158.7公里,将串联起北碚、江北、渝北、南岸、巴南、江津等6个行政区和两江新区、经开区,还串起了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重庆东站等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和江北国际机场综合枢纽。项目于2017年初开工建设,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主城区快速客货运输通道。马鞍山隧道是铁路东环线全线首座贯通的隧道,预计于2019年3、4月开始铺架施工,计划于2021年通车。
由中铁八局二公司承建的东环线5标土建、线路及铺架工程,正线为13.959公里,共有“八桥八隧”,包括特大桥2座、大桥5座、中桥1座,隧道8座。马鞍山隧道,是全标段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1035米,设计为Ⅰ级铁路正线双线隧道。隧道位于渝北区龙兴镇境内,与排花洞风景区毗邻,环保与水土保持要求高;隧道属低山丘陵地貌,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中铁八局二公司铁路枢纽东环线项目经理部总工刘平介绍,这座隧道施工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浅埋;二是偏压。马鞍山隧道离山坡的顶部最浅的地方仅10余米。
面对这些困难,马鞍山隧道为何还能提前三个月完工?刘平介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用了“机械化配套施工”。“这座隧道施工是机械化综合运用最全的一次。”刘平介绍,针对在施工工程中的具体问题,他们与设备生产厂家一起研发改进,促进设备机械化程度加强,使用率提高。
让工程进度加快的“自行式仰拱栈桥”。
在隧道挖掘中,隧道呈一个圆形,而隧道底部的圆弧形并不利于施工车辆的进入、设备的搬运,需要搭建一做仰拱栈桥才方便车辆、人员进入和物质的搬运。不过以前的栈桥由钢架组成,在隧道挖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拆除并向前搭建。对此,他们改进了栈桥,变为“自行式仰拱栈桥”,由履带式底座和液压控制的方式实现栈桥快速移动就位。并通过液压装置调节位置,实现模板快速移动、就位和脱模。与传统的栈桥相比,以前每移动一次需要一个小时,现在仅需十多分钟就可以移动到位,大大节约了工期。
同时,在隧道开挖及初支工程中,在加工好的钢架上会贴上识别钢架信息的二维码,确保钢架使用部位正确;在二衬施工中,实现了二衬混凝土分层逐窗进料浇筑,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