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5-07-17 145 0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有鲜明的复杂性
 
  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地理环境状况,我国幅员辽阔,导致地质条件又十分的复杂,多种土壤混合的土质特点比较严重,例如有淤泥土质、黄土、冻土及杂填土等,另外,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熔岩土质,特别是在我国西南地区重点分布,另外,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属于多地震地区,而地震的影响,对于房屋建筑地基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复杂的土质条件影响,导致建筑地基工程在工程的设计和勘察阶段,相关的勘察处理无法准确进行,不仅增加了房屋建筑工程的难度,而且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具有鲜明的多发性
 
  由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设计和方案存在一些不适当问题,导致房屋建筑的部分或整体倒塌、裂缝,给经济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造成工程建设施工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
 
  1.3具有鲜明的潜在性
 
  在现代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过程中,从施工的主体结构工序来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基本的施工形式都是后一道工序覆盖前一道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具有很强的施工隐蔽性,所以,要求在工程验收和施工监管中,对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进行及时严格的验收,而且在验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工程施工成果进行分段验收,对施工的主体程序中隐蔽性较强的工程,要进行细致的验收,并且对相关的验收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存放到企业档案管理部门。
 
  1.4具有鲜明的困难性
 
  所谓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处理工作,其主要的难度就在于建筑工程中其他部位与地基基础之间事故处理。究其原因,与地基基础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有直接关系,其一,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属于地下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处理工作,在施工操作的难度上比较大;其二,建筑地基基础承担了建筑上部的负荷,因此对于建筑地基基础自身的处理,一定会影响建筑上部的整体结构和性能,导致整个建筑在功能发挥和正常使用上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危害,在处理上十分困难。
 
  2.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相结合
 
  碎石法与强夯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首先,要做好填土层中碎石桩的处理,然后选好强夯点,借助重锤等把碎石桩打散填进地基基部,使其在地基上部形成密实的碎石与土混合的硬壳层,这样不仅使得地基中土壤紧密、排水性好,而且大大加强了建筑地基的稳定性。
 
  2.2加固土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结合
 
  这种处理技术,就是用这两种桩所具有的胶结性与地基相结合。加固土桩地基处理技术能有效的预防地基基土的变形,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又能因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嵌入而使加固土桩的侧面约束作用得到增强。这种方法不仅提高建筑地基基土的抗性,又能防止地基基土被破坏的现象发生。
 
  2.3普通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结合
 
  桩基法由于能够将承载力向下传递,从而提升桩基的承载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单一的桩已经难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需求。所以将普通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应用在地基施工处理中,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而碎石桩则转向消除上部地层液化的想象,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桩基承载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地层的液化,使地基沉降的速度减慢。
 
  2.4IFCO强制固结的地基处理技术
 
  IFCO地基处理技术包含两大系统,一是加压系统,能够在改变渗水流向的同时确保其与重力方向一致;二是排水系统,能够极大的改变排水通道,使水道一排排纵向贯通沙层。IFCO强制固结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地基的固结速度,缩短工期,而且还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5粉煤灰吹填的地基处理技术
 
  该技术与IFCO强制固结地基处理技术都是地基处理的最新方法,可以加速吹填土的固结,降低经济成本,缩短工期。具体的施工方法是将淤泥与粉煤灰均匀的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吹填,从而逐渐改善土壤的固结性质。
 
  3.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对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进行准确的勘查
 
  建筑工程作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的工程,应该对工程进行勘察。为了更好更全面反映建筑施工选址的地质水文情况,应该提供准确的工程勘察报告,除此之外,要想有效地对建筑施工的地基基础质量缺陷进行预防,应该首先详细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同时还要对地质进行勘察。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来详细分析其具有的功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完成勘察的根本目的。勘察工作为工程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作为参考,关于建筑工程的勘察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是不容忽视且无法替代的,一定要保证其准确性,对其保持高度的重视。
 
  另外,在每一项具体工程中,当进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应该首先选择合适的钻孔深度,确保其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如果深度设计不良,其压缩厚度没有达到桩基础施工的土层要求,势必会影响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计算,导致计算数据不准确,致使桩的承载能力达不到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所以,在保证地基勘察工作的同时,要保证钻孔的深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2合理设计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首先了解工程的前期勘察报告内容,并对其中所提供的各项参数建议值,尤其是地基承载力加以关注,以其作为参考依据,来计算出基础实际的土压力,如果怀疑工程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则可以采用荷载试验来加以验证。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中型工程的建造时,如果地基类型属于天然地基,那么应该对其地基承载力设计的科学性进行复核。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时,应该立刻停止施工,并将相关部门召集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对建筑物等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防止出现人员的伤亡事故。
 
  3.3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
 
  作为和地基的连接结构,工程施工的地基基础承载着很大的压力,包括了地基以及上部建筑施加的压力。并且,当将建筑物的竖向体系向地基传递时,一旦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无法达到标准,就必须采用独立性的基础,如果建筑地基比较软,而上部建筑又比较高的情况下,就要选用筏板型的地基基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地基的接触面积,而且这种地基基础比独立性地基基础更具有稳定性。另外,对于较好的建筑土质,如粘土土质,可以采用一些支撑用的钢筋混凝土人工灌注桩进行地基连接。而且,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够,属于松软型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地基处理,在准确计算其承载力的基础上,采用桩基和沉井基等方式进行地基基础施工。
 
  4.总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在注重上述控制要点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控制要点的调节。对于设计有地下室的建筑还要根据防水要求等对地基进行技术处理,保障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阳,多层建筑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工程资讯,2009.
 
  [2]李彩英,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7).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