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2703 0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2020年铁路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要加快推进沿江高铁等骨干通道建设;强化枢纽配套和“最后一公里”建设;有序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市域、城轨“四网融合”。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发布的2020年重点投资项目来看,轨道交通类建设占据主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布局的重点方向,延续高速发展。
城际高速铁路是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带(城市群)中规划和修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系统。主要运营于城市群或城市带,线路总长一般不超过200千米,允许列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在250km/h以上,列车班次公交化,以开行城际班次的列车、服务于中近距离之间的城市联络为主。
城际轨道交通则是指以城际运输为主的轨道交通客运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包括各种类型的城际铁路(轨道)线路及运营的城际列车,列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一般在250km/h以下,目前国内城市已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包括有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悬浮交通、APM等,凭借人均能耗低、承载量大、互通互联等诸多优点,成为助力绿色出行、创建智慧城市、缓解拥堵等的重要手段。
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既有铁路挖潜扩能改造,着力扩大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服务的有效供给,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适应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要求;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明确提出在未来30年,我国要逐步建设成为交通强国;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公布的2020年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清单中,城际轨道、高铁等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类中的重点。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热度将继续,轨道交通智能化、高速化、融合化成为发展趋势。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达202条,分布在全国46座城市,建成后的总里程达5520.9公里,比2017年新增500公里。截至2019年9月30日,我国内地累计有39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总计6333.3公里,新增运营线路571.9公里。
2018年城轨交通建设投资达到5470.2亿元,同比增长14.47%。除2016年外,城轨投资持续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18.9%。2019-2020年新获批的项目规划4700亿元,2019年城轨交通投资完成额超过6000亿元,目前储备的城轨项目(在建未完工+规划已批复)总投资大概约为6万亿元,市场空间充足,未来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延续高速发展,交通强国指日可待。
当下,都市区1小时通勤主要依赖公交汽车及城市轨交系统,城市群2小时通达主要依赖城际轨交系统及高速公路,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主要依赖飞机、高铁,以及规划中的磁悬浮、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综上,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必须要推动干线铁路、城际、市域、城轨“四网融合”,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将延续高速发展,城轨与其他城市交通融合发展成为规划重点,智能高铁将逐步广泛应用。
目前,许多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大力发展建设轨道交通。在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榜中,上海以运营里程705KM位列榜首,据了解,上海拥有车站415座,线路共有17条,根据“上海2035”规划,上海未来将形成市区线、城际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其次,北京以里程626KM位列第二,拥有车站389座,线路共有21条。广州则排名第三,运营里程数为454KM。
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是关键一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是中国交通的大动脉,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和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