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

2015-08-19 120 0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管理水平与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成正比,并互相促进和制约。项目经理部应该把机械设备管理纳入工程管理之中,给予设备管理部门相对的独立自主权,但也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积极配合,增强专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强化和提高公路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为公路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一、当前公路工程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筑路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范围广,施工人员多等特点,给施工管理带来不便,常常出现管理薄弱现象。相关人员管理意识不强,管理部门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而施工部门则认为是管理问题,两者相互推卸责任,严重脱节,导致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无人问津,管理薄弱,更不用说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为了迎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和不断提高的人类需求,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成“废物”。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机处理,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
 
  1、加强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
 
  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对施工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台施工机械经常发生故障,不仅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成本及工程成本;因此,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性全方位的保养、检修,以确保进入施工现场后能正常使用。机械设备进场前,项目部分管设备的专职人员应会同设备管理拥有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分包方投入的设备和租赁的设备,都应该用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验收,建档立卡,并认真建立《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表》,保证进场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严禁设备带病进场。对租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签订租赁合同,明确设备安全作业和工程质量,租金计量与费用支付方法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做好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和调试工作
 
  (1)做好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对所有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检查,并组织机械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的保养,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应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
 
  (2)对于从事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和调试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求其能够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
 
  3、加强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管理
 
  (1)相关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实时的观察设备的动态运行状况,及时排除设备的各种安全隐患,有效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相关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在机械维修周期内做好机械的维修工作,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杜宇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机械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性修理工作。第三,做好机械易损件的储备工作,避免因购件时间过长而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
 
  4、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要求各种机械设备都应遵守《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2)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方可单独操作。
 
  (3)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加强责任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保证本机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协同作业人员的安全。
 
  (4)结合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委派专人对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装置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对于施工人员违反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6)设备安装完毕后,要按规定进行调试,对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试验,对整机要进行负荷试验,全部验收资料要记录存档。验收和试验都应遵照《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施行。
 
  5、筑路机械的维修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机械故障,一般都带来连锁反应,往往是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与该施工工艺相关的其它设备也必须停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组织专人维修、并作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杜绝返修现场,这也是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维修工多是季节性临时工,为克服他们的临时思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的工资发放可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的发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工地的设备故障检测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设备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目前,虽有一些先进的新设备、新仪器,但价格昂贵,也不适应工地环境,工地维修车间也不可能配置,所以,对于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6、建立机械设备报废机制
 
  主要生产机械设备如严重影响安全、老旧机械设备因意外灾害和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经验证和技术鉴定,确实不能使用而无法修复或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能耗高的机械设备,应予以报废。已达报废期限仍然使用的生产机械设备,以增加维修费用的方法进行奖励。按照机械设备折旧费用给付,未到报废期限提前报废的机械设备,折旧费用归入部门费用。不包括由于技术更新和技术进步自然淘汰的机械设备。
 
  三、结束语
 
  总之,公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管理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及时掌握现代化施工工艺和方法,降低施工各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公路施工中筑路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公路施工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海江.论如何加强施工机械管理[J].交通标准化,2011,(1).
 
  [2]吴道流.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和控制建议[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7).
 
  [3]代寒松.筑路机械管理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15:46~47.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