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起重机走向世界!中联重科主导的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25-11-20 2034 0

近日,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两项起重机领域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两项标准深度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既实现了与全球起重机技术标准的接轨,又以精准适配的技术规范引领了国内行业发展。

▲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两项起重机国家标准发布

中联重科此次牵头编制的两项国家标准分别是GB/T 45680《起重机 风载荷计算》(ISO 4302:2016,MOD)和GB/T 20863.2《起重机  分级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ISO 4031-2:2020,IDT)。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构建流动式起重机分级“国际标尺”

据介绍,GB/T 20863.2标准采用IDT(等同采用)转化模式全面吸纳ISO 4031-2:2020核心技术内容,将国际公认的流动式起重机分级体系直接引入国内。相较于旧版标准,新标准在分级逻辑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新增分级的原则,明确工作循环和作业任务的起始;二是增加整机使用等级对应的工作循环数和整机工作级别,使分级更加细化,提升了分级的可操作性;三是新增部件和机构的分级,使流动式起重机部件及机构分级有据可依。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产品

新标准通过纳入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完全对齐。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为国内产品研发、检测验收提供了统一的“国际标尺”,更彻底解决了以往出口产品因标准差异面临的技术壁垒问题,助力中国流动式起重机全面全球化。

修改采用精准适配 打造风载荷计算“中国方案”

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另一标准GB/T 45680,则在ISO 4302:2016基础上,结合我国复杂地形与气象特点进行针对性优化,形成了兼具国际先进性与本土适用性的风载荷计算方案。该标准既保留了国际标准的科学内核,又通过本土化调整实现了对国内起重机风载荷防护的精准指导,为极端天气下的设备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该标准核心突破在于:将我国七大气候区的风速特征数据纳入计算模型,替代国际通用的平均风速参数,使风压计算精度提升;补充陆上地区、海上及海岛等局部风场的修正公式,解决了国际标准在特殊地形应用中的局限性;明确风速超过设计值时的锚定装置适配要求,与国内GB/T 31051《起重机 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锚定装置》等标准形成技术闭环。

在两项标准编制过程中,中联重科以“对接国际、引领国内”为目标,发挥关键统筹作用,秉持科学严谨原则,系统梳理国内外技术资料,既确保了国际标准核心技术的准确转化,又充分吸纳了国内企业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国际标准为基、中国需求为核”的技术成果。目前,两项标准已正式发布,进入实施过渡阶段。

标准引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联重科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及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未来,中联重科将持续深度参与ISO/TC96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推动更多中国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同时通过标准创新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助力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