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芯”守护特高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

2018-08-27 235 0

  近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廊”的世界首条特高压过江综合管廊隧道工程顺利贯通,十四局房桥公司干部员工激动不已。

  “2743环、21944块管片,块块都有芯片,拿着RFID平板电脑走一圈,生产日期、型号、环号就自动跳出,通过APP后台还能看到生产、库存、拼装信息,精品经得起考验!”说到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预制的管片,房桥芜湖生产基地年轻的外场质检员王慧聪很是骄傲。

  RFID芯片贴在成品管片内弧左上角,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几个字很是醒目。RFID是无线射频技术,所以只要手持RFID平板电脑,5——8米内的芯片信息即可自动识别,一次能同时接收5块管片的信息。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创新工程,管片作为最基本的“筋骨”也备受关注。为打造精品管片,芜湖生产基地选择使用成熟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让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更进一步,从源头确保创新工程、保证追根溯源。

  成品管片生产、存放、装车、装船直至抵达盾构现场使用,每个环节都要使用RFID平板电脑自动录入、存储信息,大量信息汇总成大数据库,可自动生成不同时期的产量报表、发运报表等,不仅减少了人工填报的失误率,还以精确的数据生成进度图,形象直观,让人一目了然。

  打开电脑,芜湖生产基地总工程师刘坦向我们展示了后台软件。芯片内存储有管片库存信息,想找哪一型号的管片,95986平方米的存放区即可准确定位,大幅提高了管片发运效率。通过后台,管片生产基地和盾构掘进现场的库存量及已使用的管片数量可随时察看,有利于业主、生产单位、施工单位同时掌握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进度,合理组织安排各项任务。

  为更好发挥芯片作用,生产基地把RFID公司的工程师请到现场,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解培训,让质检员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芯片的魅力。“之前我们拿着记录表边检查边记录,回到办公室还要录入电脑。有了芯片,真是省了老大劲了!”质检员温凯思感慨道。

  管片加装芯片,不仅让芜湖生产基地生产组织安排有序、管理高效,后续管片使用和运营也受益。掘进现场实现了自动化验货接收,管片卸货一扫、一点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管廊贯通后,维护人员也可随时查看管片信息,为后续运营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