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朱建新,中南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导,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电液一体化及智能化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得授权的专利121项,其中“一种履带式桩架及其安装方法”获2013年湖南省专利一等奖,参编著作2部;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150余篇,其中被EI或SCI检索或收录的论文3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人;先后获得“长沙市十佳科技创新青年人才”、“湖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长沙市优秀专家”、“长沙市知识产权创造领军人物”、“长沙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长沙县科学技术创新贡献奖”、“2015年湖南省劳动模范”、《长沙年鉴》2015年度十大人物、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杨石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勘集团总工程师、副总裁,上海市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期从事岩土工程设计咨询研究与实践,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拓展了岩土工程一体化咨询服务新模式,主持完成200m以上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为代表的重大工程400余项,尤其擅长解决各类复杂技术问题,近年主持完成国家、市重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工程奖及科技进步奖20余项,形成专利技术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主编标准9部、专著4部,参编标准30余部,引领并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
博士,研究员,博导。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及桩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现为《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建筑结构》编委。具有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长期从事桩基础工程和地下空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标准规范工作。负责完成的有雄安新区“起步区排水防涝和竖向工程方案预研究(岩土工程专题)”、中央电视台桩基后注浆工程、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与信息管理中心桩基工程、神华国华印尼爪哇7号燃煤发电工程桩基与地基处理咨询及评估等大型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与咨询项目20余项。主编和参编《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及《盾构隧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本国家、行业及社团标准规范20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7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标准科技创新 “领军人才奖”等荣誉称号。获得201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
建华建材集团
张雁,建华建材集团总裁、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岩土工程、预制混凝土技术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作。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轮值会长、生态混凝土分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岩土锚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预应力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近海公路建设与养护新材料技术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一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