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2081 0
近日,广西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交投科技”)园区分布式光伏设施顺利并网投运,这标志着公司利用自有场地资源,成功实现“近零碳”园区建设目标,开启了园区绿色能源供给的新篇章。
聚焦降本增效,绿色能源实现“自给自足”。面对园区用电成本的持续增长的压力,广西交投科技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办公楼、试验楼屋顶以及园区内外的可用土地空间,高标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采用目前主流的高转换效率TOPCon光伏组件,建成总装机容量达900KWp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持续为园区输送“绿电”。目前电站单日发电量约为用电量的1.3倍,已完全覆盖园区全天办公、生产和生活用电消耗,显著降低公司对传统电力的依赖,减少成本支出,实现了园区用电的“能源自洽”,构建起清洁高效的内部供能体系。电站产生的绿色电力在满足自用之余,还有富余电量“上网”出售,不仅进一步摊薄了成本,更显著优化了园区的整体能源结构,将“紧日子”过出了“绿效益”。
践行双碳战略,精准减排贡献“绿色力量”。“近零碳园区”的建设,是广西交投科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自主研发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进行智能管控,电能实现了智能输配。经测算,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将超过8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6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2吨,减排效果显著,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可量化、实实在在的“交投科技力量”。
彰显国企担当,创新探索点亮“零碳未来”。打造“近零碳园区”不仅是广西交投科技节能减排的成功实践,更承载着作为国有企业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创造综合效益的重大责任。结合园区临江、风力资源丰富的区位特点,公司将基于“近零碳”园区建设实践,创新性地尝试开展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的建设工作,破解高速公路隧道口等不具备建设光伏电站条件的区域的绿色能源应用难题,进一步降低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用能成本,为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零碳走廊建设,提供更多技术服务方案。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