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2032 0
工程机械电动化已成为行业不可逆的趋势,而作为建筑施工的核心装备,电动挖掘机凭借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的优势,正从政策驱动的萌芽期迈向市场主导的增量期。
从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到海外市场的加速渗透,从市政工程的精细作业到矿山场景的重载挑战,电动挖掘机正以技术革新重塑行业格局,成为未来绿色施工的核心力量。
一、政策与市场共振,驱动电挖销量增长
受益于农田改造、新型城镇化及大型水利工程需求提速以及上一轮行业波峰的存量设备进入置换周期,叠加电动化加速存量出清需求,一季度国内工程机械整体需求增速超出预期。
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挖掘机国内销量为36562台,同比增长38.3%;出口24810台,同比增长5.49%。同时,电动化渗透率加速提升,1-3月电动挖掘机销量分别为18台、19台、15台,累计销量52台。这一数字看似不高,但相比2024年已经是大幅增长,要知道2024年电挖总销量也仅有86台,甚至部分月份销量仅有1-2台。
电动挖掘机销量大幅增长,源于三重驱动力的叠加效应。
一是基建投资加码:2025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集中落地,为电动设备创造了海量需求。尤其是城市更新、河道治理等市政项目,对低噪音、零排放设备的需求迫切,推动电动挖掘机在细分领域快速替代燃油机型。
二是设备更新周期到来:2019-2022 年国内挖掘机销量高峰期的存量设备逐步进入更换周期,同时随着环保标准升级,国四排放法规全面实施,老旧燃油设备淘汰加速,电动化成为置换首选。
三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各地纷纷出台电动工程机械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建设扶持等政策。例如,深圳对纯电动挖掘机给予 30% 的购置补贴,北京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购新能源设备,直接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升市场接受度。
相比于电动装载机等产品而言,电动挖掘机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刺激下,这一赛道已现爆发前兆。
二、电动挖掘机百花齐放
尽管电动挖掘机目前整体销量不高,但各大企业却坚持电动化大势,在电动挖掘机方面持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并接受了施工作业的实践检验。
中联重科在2024年上海宝马展上展示了其绿色无人装备动态演示,无人挖掘机能够自主检测并完成抓取任务。
柳工于2023年初交付4台电动挖掘机投入中国铝业平果铝项目,截至2024年9月,这4台电动挖掘机累计工作时长均超过9000小时,其中两台的工作小时数已经突破一万小时。这些挖掘机平均每天工作15至20小时,高强度、长时间的作业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行,充分展示了电动挖掘机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在遍布全国重点工况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中,已有数十台柳工电动挖掘机单台工作小时数突破10000小时,始终保持高效运作,展示了电动挖掘机产品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今年2月,徐工XE215EV纯电动挖掘机批量交付至国内某大型钢铁集团。钢铁冶炼厂属于重灰尘环境,而XE215EV不需要更换滤网滤芯,即使环境恶劣也不影响其工作效率。另外,XE215EV纯电动挖掘机配置大容量423kW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次满电续航6~8小时,充电时间不超过1.5小时。
“普通燃油机耗油量较大,我们有自己的充电场,新设备无疑为我们节省了不少开支”对于XE215EV所展现的成本优势,客户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期,三一SY870E超大吨位电动挖掘机批量交付某大型煤矿。这款电动挖掘机搭载6kV、380kW高压交流异步电机,转矩提升30%。与此同时,SY870E基于传感器闭环技术,实现智能辅助作业、远程诊断,同时还支持个性化功能开发,为矿山量身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且经济性优势显著,综合使用成本降低40%以上。
除了在国内市场发展迅猛,国产电动挖掘机在海外市场也不断取得突破。
如山河智能针对欧洲环保标准研发的电动挖掘机,2024年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00%;三一21吨级电动挖掘机SY215E在三一荷兰代理商DNL与荷兰子公共同承办的产品发布会上首次亮相欧洲,当天获得20台订单;而在更早的2022年,就有超百台徐工XE270E纯电动挖掘机出口南美“E20”新能源设备供应项目,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挖掘机出口新纪录。
在中国电动挖掘机崛起的同时,国外各大厂商也不甘落后。在近期举行的德国bauma 2025展上,不少外资品牌展示了其电动挖掘机产品,从小型电动挖掘机,到20吨以上的电动中型挖掘机,再到数百吨大型电动挖掘机均有涵盖。
利勃海尔带来了350吨级全电驱矿用挖掘机R9400E,它配备了利勃海尔的电缆,可提供长达300米的自主电缆管理,提升操作灵活性,增强作业机动性;
卡特彼勒推出升级版Cat 320电动挖掘机,配备387kWh电池组,单次充电运行8小时,支持直流快充,计划通过优化电池管理提升能效;
现代重工展示概念机HX230e,配备420kWh或503kWh电池组,集成e-swing回转电机和电控液压系统,预计2027年投产。
此外,还有日立建机、沃尔沃建筑设备、神钢等品牌带来的电动挖掘机。
根据《欧洲绿色新政》补充条款,自2030年起,所有在欧盟销售的工程机械必须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非电动设备将被征收高达30%的碳关税。
“在欧洲,政府为用户购买新能源设备提供可观的补贴,以减轻价格相对高昂的新能源设备给用户带来的压力。”bauma 2025日立建机展台新能源设备市场业务负责人如此表示。一系列政策将有望为电动挖掘机提供市场增长机遇。
三、电动挖掘机面临的挑战
与电动装载机近年来连番翻倍的渗透率和销量相比,电动挖掘机月均十几台的销量仍处于起步阶段,那么二者相比较而言,电动挖掘机面临哪些更为困难的挑战呢?
1、技术门槛高,电动挖掘机“难伺候”
挖掘机需承担高强度作业任务,通常需连续运转 8 小时以上。相较于电动装载机主要应用于港口、矿山等固定场景且充电条件便利的电动装卸设备,电动挖掘机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普遍面临电池续航能力不足与配套充电设施匮乏的问题。
另外,装载机,其作业以装卸为主,动作相对单一,电动化改造的技术难度较低。而电动挖掘机作业涵盖挖土、甩臂、旋转等多维度动作,对电机功率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2、成本效益失衡,投资回报周期长
目前市场上,5吨级电动挖掘机的采购成本较柴油版高出 30%-50%。尽管电动装载机同样存在价格溢价,但其燃油替代效应显著。然而挖掘机作业工况复杂,燃油经济性优势不明显,导致投资者普遍对其成本回收周期持悲观预期。
3、应用场景“水土不服”,推广面临现实障碍
挖掘机经常需要在野外、山区等偏远环境作业,这些区域基本不存在配套充电设施。而电动装载机主要应用于港口、矿场等封闭场景,不仅充电设施完备,更可实现快速换电,基础设施条件直接影响了电动化技术的落地可行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电动挖掘机只要解决技术、成本、场景这三大难题,依然有很大翻身的希望。
对挖机老板来说:如果要尝试引入电动挖掘机,建议从中小吨位机型起步,优先选择封闭或半封闭作业场景进行试点,待技术成熟度提升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规模。同时,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积极争取相关补贴以降低初始投资压力。
对制造企业而言:需改变单纯追求 “技术噱头” 的营销倾向,深入调研施工现场需求,将研发重点聚焦于提升核心部件可靠性。建议将电池质保期限延长至 5 年以上,并推动售后服务网络向县域层级下沉,通过提升维护便利性和降低使用成本,切实增强用户对电动挖掘机的接受度。
尽管当前电动挖掘机的产业化进程面临技术、成本和场景适配性等多重挑战,但其发展潜力依然值得期待。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性能瓶颈、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经济性、针对性解决场景适配问题,电动挖掘机有望在未来实现实质性突破。
2025-04-30 2037 0
2025-04-30 2034 0
2025-04-30 2036 0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