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韦平:让城市与建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2021-03-04 420 0

  建筑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建设高质量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行业当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正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邵韦平在接受采访时所说:“高质量的建筑一定是应对时代发展、应对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建设的。因此,要将新的建造方式、设计策略融入建筑,让城市与建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丰富建筑文脉
  建筑应从人的文化诉求角度出发,丰富建筑文化的内涵。
  在邵韦平眼里,建筑并不是由沙、石、木、钢等无生命物质堆砌而成的寄居处,建筑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仿佛拥有生命。它从环境中生长,又融入环境中;它“经历”人们的各种活动,又“感受”并“激发”人们的情感;它依托社会和科技,又传达着人类文明和地域文化。
  “我觉得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建构逻辑。”邵韦平认为,建筑师除了塑造建筑“形态”之外,还应该触摸建筑“内心”。这种态度在邵韦平的代表作品之一——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该建筑坐落在北京朝阳公园的一角。它拥有充满科技感的造型,又“圆融”地与周围城市、自然环境对话,实现了环境的连通与开放,并真正扎根于城市场所之中。不仅成为文化时尚圈策展人的宠儿,也被建筑工程界人士所关注,甚至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邵韦平说,在该建筑设计之初,我们希望它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建筑观,又能反映传媒中心所特有的开放融合的价值观。“该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被寄予希望,一座有灵性和灵魂的建筑、一座融入多元和谐文化理念的建筑。”
  建筑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在展现其文化的同时更要实现真实与科学。在邵韦平看来,设计理念绝不是简单地将功能与外表美学相加。他举例说,当制造一架飞机时,不可能先设计一个好看的外形再思考如何让它飞起来。一定是先让飞机飞起来再去考虑如何设计,推导其骨架以及内部的装修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建筑也应该以先整体再末端的逻辑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精细化水平、增强科学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追求建筑之美
  纵观建筑的历史,追求美学意义始终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人民对于住房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的外观和内涵均在升级。“以前解决生存的问题,现在解决舒适度的问题,甚至要解决艺术感受的问题。”邵韦平表示,如今设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满足人的需求,要有整体性的建筑思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邵韦平的设计理念中,建筑不应该停留于简单的经验重复,仅仅解决一些形式问题。他认为,建筑需要创新,要重视人的感受,不仅要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基本原则,还要关注建筑创新带来的艺术和文化意义,使建筑具有独特性,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审美需要。
  他强调,建筑是为人服务的,要注重使用者的感受,要让人觉得舒适、惬意。“建筑不仅要让身处其中的人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要做到精神上的愉悦。成功的建筑会给生活带来健康的活力和艺术的光彩。”邵韦平认为,建筑师应该恰当地把美学与人的需求融合到建筑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的统一。
  在形态上,追求结构力学特征与建筑美学的统一,营造技术真实性的美感。要以人为核心,通过精细化设计实现舒适性目标。在绿色方面,邵韦平强调,建筑师要从设计的源头融入绿色理念,通过高质量的设计提高建筑的耐久性。此外,还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成本。
  创造智能空间
  建筑要从人的高阶需求角度出发,探索建筑的未来。
  如今,现代建筑除了满足人们一般意义的居住和工作活动需求之外,更要着眼于信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让建筑拥有更强大的服务功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
  “数字技术推动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建筑师应该不断革新设计理念,与时代发展同步,创造更为智能的生活和工作空间。”邵韦平认为,数字技术相对传统的建筑行业来说,彻底改变了闭门造车、条块分割的设计陋习。它助力建筑师从人的需求、建造、运行等各方面对建筑进行全面整合,它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国建筑业弯道超车的良机。
  借助数字技术,一方面,让虚拟平台上的共同设计成为现实,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使得建筑师可以在一个新的模式下协同工作,提升设计效率、提高建筑品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让设计方法发生了改变。建筑师可以根据建造需求,设计出更具实施性的高难度建筑。人们可以借助标准智能的机器生产非标准的建筑产品,因此建筑的表现方式将是空前的。
  “数字技术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未来的建造模式将远超大家的想象。对于当代建筑师来说,我们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场所的条件、人的需求,因时因地选择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邵韦平如是说。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