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万川而带凤城,控粤东而引闽西——大潮高速公路顺利建成即将通车

2020-12-08 316 0

  “襟万川而带凤城,控粤东而引闽西”是以大埔(万川)为衣襟,以潮州(凤城)为衣带,控制粤东北连通闽西的一条省级大通道。目前,大潮高速公路已顺利完成通车前的各项验收程序,正式拉开大潮高速公路通车倒计时的序幕。
  大潮高速公路北起梅州市大埔县梅大高速,南连潮州市饶平县沈海高速,并设置支线与福建省的云平高速对接,路线全长120.7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8个收费站,12个互通立交,2个服务区,2个停车区。工程自2017年开始建设,预计今年12月底通车。
  由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大潮高速公路TJ4合同段,路线全长6.09公里,塘尾枢纽互通立交1处。
  本项目路线穿越山岭重丘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所处地势险要,植被茂盛,山间群坟众多,施工便道选线难、修建难、数量多。项目聘请当地人当向导进入深山徒步踏勘,并运用无人机航拍、GPS全球定位技术搜索、奥维地图辅助、纬地初步设计、等高线地形图手绘展线等一系列技术进行便道选线,在山岭之间修筑了10条纵向施工便道,终于打通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生命线”,便道总长度约30公里,是路线全长的5倍。个别便道坡度大,最大的坡度达到了17%,为保证雨季正常施工,大部分便道已硬化,耗费混凝土约2万方。
  桥梁桩基总数589根,多数位于山腰上,80%以上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施工难度大,部分墩位位于60º的陡坡上,山体岩层为裸露的中风化花岗岩,无法修筑施工便道,成型钢筋笼无法运达,施工进度慢,安全风险高,安全管理难度大,采用了孔口成笼方法施工桩基钢筋笼,有效解决钢筋笼运输安装问题;通过对大潮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上高桥墩桩基力学行为与生态支护结构的研究,解决了山区高桥墩-陡边坡桩基施工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安全,研究成果在保证大潮高速公路TJ4合同段建设工程快速施工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40m以上薄壁空心墩57根,60m以上薄壁空心墩21根,80m以上薄壁空心墩6根,高墩数量占大潮高速全线高墩数量的2/3以上,其中赤山溪大桥27#墩为全线最高墩,墩高达91.5m,左右幅墩身砼合计5751m³。薄壁空心墩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配合塔吊及定型爬梯,保证了高墩施工顺利完成,是山区桥梁高墩施工的亮点工程。
  高标准、高质量的下构施工在全线树立了标杆,赢得了业主、监理及行业各界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中交一公局桥隧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塘尾枢纽互通立交范围内主线与匝道路基均存在较多的变宽段。本立交主线和匝道变宽段均采用线性渐变方式,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塘尾枢纽互通立交包含5座匝道桥,墩柱共54根,其中40m以上高墩25根,5座匝道桥均跨越高山深谷,地势极其险要,且匝道桥平面曲线半径小、横坡大、桥宽较窄。梁板架设相互制约,通过严密的组织设计,顺利架设完成。
  塘尾互通立交D匝道桥梁板架设是大潮高速公路难点工程,由于D匝道桥位于R=210m圆曲线及A=180缓和曲线上,正常喂梁难以施工,为确保架梁安全,经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对盖梁进行横桥向加长。项目通过BIM模拟,并组织专项方案论证,保证互通匝道桥梁板顺利架设。
  赤山溪大桥与B匝道桥和A1匝道桥交汇处变宽,变宽段的梁板架设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我项目设计制作搭设钢支撑作为架桥机后支腿受力点,形成了加宽段架梁的新技术,保证赤山溪大桥变宽段梁板一次性架设,各工序可流畅作业,工作效率高。通过项目经理带领的“四新五小”推广小组的管理、宣贯、学习“四新”技术,使得变宽段架梁使用“四新”技术应用成功,展示了大潮项目可通过自我创新解决工程难点的能力,克服了影响工期的关键问题。
  其技术创新获得了2019年度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和北京市市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项目路堑边坡40段,路堤边坡14段,其中四级以上高边坡8段。最高路堑边坡为6级边坡,坡高63m。深挖路堑施工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工序衔接紧凑,边坡平顺线型美观,绿化效果好,受到业主的好评,并多次荣获“质量专项评比优胜奖”。
  项目高度重视进度指标,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按时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获得“进度奖”的荣誉及奖励。项目为全面推行“双标”管理,打造“品质大潮”品牌作出积极的贡献,勇于拼搏迎难而上,多次获得“优质优价奖”、“质量专项评比优胜奖”的荣誉,预制梁场临建标准化建设也获得了业主嘉奖,共获总奖励1885万元。本项目切实把生产工作、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抓实效,推动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获得了“优秀项目部”的荣誉称号。
  大潮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提高区域公路的通行能力,开辟了梅州市大埔县和潮州市饶平县之间的便捷通道,车程将缩短一个钟以上,进一步补齐粤东北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发展条件,大大改善两地居民的出行环境,成为促进粤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