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完成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

2020-04-11 525 0

4月10日,由中交广航局承建的深中通道首节沉管隧道基槽精挖完工并通过验收,为深中通道首节沉管的安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长约6.8公里,其中沉管段长约5公里,由32节深埋在伶仃洋海底40多米深基槽内的沉管组成,E1沉管隧道基槽总长近124米,作为水上关键线路的首个沉管隧道基槽精挖,其开挖进度及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基槽块石夯平、碎石整平及沉管浮运安装等工序。

据了解,E1沉管隧道基槽距离西人工岛近,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施工频繁,施工干扰大,且沉管隧道基槽基本与水流垂直,水流急,容易出现因洋流导致走锚造成定位不准、出现定深偏差等情况,且沉管隧道基槽精挖高度误差需严格控制在0.5米以内,已远远超出了目前疏浚工程技术领域的规范和标准。

“‘精’字是这次施工的关键,要在茫茫伶仃洋开挖出高度误差控制在0.5米以内,并且要挖掉槽底岩层夹杂的深层混泥土搅拌桩(简称DCM)桩头,无异于风中穿针、海底绣花”,中交广航局深中通道项目负责人詹锐彪形象地说道。

根据基槽开挖精度要求,中交广航局投入了独立自主研发的、曾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负责精挖的国内首艘具备定深平挖功能的抓斗式挖泥船“金雄”轮负责此次精挖作业。在开挖过程中,项目技术人员及“金雄”轮骨干人员采用“分段分层分条”的开挖工艺,由挖泥手直接操控“金雄”轮精挖控制系统,在操作面板上输入挖深数据,就能准确掌握挖深过程,检测出抓斗下放的实时数据,有效避免发生超挖及漏挖现象。

“深层混凝土搅拌桩桩头的开挖是实现E1槽底精挖的最大难点,桩头材质非常坚硬,我们这次采取分段分层分条的施工工艺,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将其剥开,有效控制了开挖,这样虽然费时间,但是能确保精度,为沉管平稳安放打好海底的‘地基’。”“金雄”轮船长唐少鸣说。

为确保按时完成沉管隧道首节沉管安装、管节精挖等关键节点,深中通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并严格落实疫情期间各项安全举措,加强对人员的管控力度,实现疫情防控与施工生产“两手抓、两手硬”。詹锐彪介绍,目前项目部建立了生产和调度综合管理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并安排专用警戒船对施工进行监控警戒,全天候、大范围对所有船舶进行实时定位、跟踪,实现船舶的高效监控,同时强化施工进度过程控制,利用多波束等测量软件,实时检测槽底开挖进度及质量,为“金雄”轮精挖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下一步,根据基槽块石夯平等工序施工情况,深中通道将组织曾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中负责清淤作业的国内第一艘实现深基槽、高精度定点清淤的专用清淤船“捷龙”轮进场清淤作业。目前,“金雄”轮正奋战在E2沉管基槽海域,继续为深中通道岛隧工程后续沉管基槽开挖做贡献。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