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业科技董事长刘献刚亲自带领公司各相关技术负责人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中国瑞林总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中国·瑞林-江西基业科技“岩土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瑞林副总工程师汪祥仔主持,他代表中国瑞林对刘董带领基业科技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瑞林总工室、土建、房建、勘察、园林、图审、监理等相关领导及各科研所相关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基业科技副总工付豫楹分享了公司创新技术“综合作用桩技术”
“混凝土综合作用桩”是近些年基业科技经过不断的总结与研究,自主研发的一种同时具有抗压、抗拔、抗裂性能的混凝土灌注桩。该技术于2014年通过审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5项。
通过实际案例应用,与常规技术相比,节约总造价比例达30%以上,大大提高了能效比。通过在桩身中埋设预应力筋,在桩体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采用后张法让承载结构端预应力筋处于拉张状态,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桩体无法同时具有较高抗压性、抗拔性和抗裂性的技术问题;若将“混凝土综合作用桩”用作支护结构,则可达到减小桩径或减少挡墙位移作用,节省工程造价和降低含钢量,达到节材节能效果,尚可达到支护结构、主体结构相结合的综合作用。
基业科技全夯式扩底桩技术负责人张东海,分享了“异形扩底灌注桩实例应用”
“异形扩底灌注桩”是近些年基业科技在多年施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总结与研究,自主研发的一种新桩型,它吸收了全夯式扩底桩(单多及多头)的优点,先后获得国家专利4项。该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短桩的单桩承载力,使得混凝土短桩、小桩的使用范围拓展到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领域,大大减少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成本,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桩型。该工艺设备,可根据结构要求及地质条件,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施打成多种形态的桩身(类似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已经施工完成并通过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节约成本达40%,得到业主的充分认可,后期项目仍采用该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一般粘性土、粉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松散至中密砂土和人工填土土层,特别是可在厚度大、含水量和灵敏度高的淤泥层中及承压水层的使用。可应用于多层、小高层及高层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同时适应于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工程的桩基础工程中(既可作为抗压桩,更可用作抗拔桩)。
基业科技合约中心总监戴卫平分享了“双重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厚软土层,利用砂性土自身的透水性能或人为制造的竖向粗骨料桩(墩)体以起到排水固结作用和利用组合锤法动力夯实即动力固结作用,进行双重土体加固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两种不同的地质条件案例分析(即含水量超标及严重缺水的地质条件下),充分体现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已经施工完成的案例中,经检测后均满足设计要求,并且为业主节约成本达50%以上。
该技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承载力要求与业主的“使用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处理方案,可处理近水区域含水量过大的软弱土层,山区新近回填的松填土,对有大块石或卵石的区域最适合,可处理(或参与)各类岩溶地基,一次性处理深度为≤30M,承载力要求为(特征值)100~500Kpa,可处理各种结构形式的建(构)筑物地基、路基及机场、码头、矿山等设施的地基基础。目前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1项。
基业科技董事长刘献刚分享了岩土工程工艺研究成果与综合分析
对岩土工程工艺研究的重要性、工艺选择与比较及我司的工艺研究成果介绍进行详细介绍,公司的新工艺新技术必须结合市场上的设备,鉴此,基业科技专门成立了省内首家集研发、生产、制造、维修、租赁于一体的专业性桩基工程生产公司,为所研发的创新工艺能更快的投入市场保驾护航。谈到刘董自己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归纳出的一个“工艺包”,他自己比喻成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包,里面装着各种工具,有“螺丝刀、扳手、钳子”等,而基业科技这个“工艺包”,同样涵盖了公司所有岩土工程创新工艺,公司创新工法原理及工艺名称、技术特点、适应性、社会综合效果、应用实例(联系我们了解更详细“工艺包”),为所有的从业人员提供便利。
参会人员听了刘董的报告后,进行了技术的深入探讨,同时对基业科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对刘董的大国工匠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中国瑞林相关领导表示,两家公司长期以来就有业务往来,有着深厚的友谊及战略合作基础,但是,类似这种全面的技术交流,还是首次,希望今后彼此能够有更深更广的交流与合作,基业科技能为中国瑞林的相关技术人员安排实地参观学习。刘董当即表示欢迎,刘董表示,通过这样形式,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基业科技的新技术、新工艺,将实际施工情况与理论设计相结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达到最优的效果。欢迎中国瑞林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基业科技指导,再次对中国瑞林的各届领导们对公司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三十余年施工经验专业从事地基处理、桩基工程、基坑(边坡)支护等各类岩土工程施工,工艺优化,新技术开发及课题研究的专业公司,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地基基础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公司依托于多年从事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经验基础上,在新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国家发明金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奖各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主编及参编国家行业标准JGJ/T290-2012《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省地方及企业标准ZH-701-2005《全夯式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各1项。目前,已投入广泛应用的以上各项科研成果与创新的施工技术分别在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完成基础工程施工7000余项,均以施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技术经济效果与节能环保效益显著而赢得广泛社会信誉。
公司将继续以“引领地基基础行业,成为管理、技术一流的专业服务商”的企业愿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综合价值。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瑞林、英文简称Nerin)是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通过改制,按照股权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管理技术骨干、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际化工程公司。
中国瑞林全面承继了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资质、业务和人力、技术资源,拥有冶金、化工、市政、建筑、城乡规划、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承包、建设监理等甲级资质26项,设有38个工程学科专业,取得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在深圳、杭州、宁波、重庆、福州、智利等地区和国家设有分公司。
现有员工1209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3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设计大师3名,行业设计大师9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3名,高级工程师280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2人,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386名。
中国瑞林先后完成了国内外各类工程项目近4000项,完成科研课题近40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项530项,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348项,主编了包括《铜冶炼厂建设标准》、《钨矿山建设标准》在内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72项,组建了冶金工程领域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在冶金、矿山、市政、环境保护、民用建筑等行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和创新技术,尤其是在铜冶炼、固体废物处理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在市政、民用建筑等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14到2015年度还荣获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国瑞林总承包的“梧州年产30万吨再生铜冶炼工程”荣获全国勘察设计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