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从开工到全面封顶,仅历时1000小时!厉害了我的雄安新区!

2018-07-17 628 0

  正在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第一个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从开工到封顶仅仅用了1000小时!厉害了我的雄安新区,厉害了我国建筑工人的速度!
  4天,完成3100吨基础钢筋的安装
  5天,完成建设现场临建布置
  7天,完成1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
  10天,完成3.55万立方米基础混凝土浇筑
  12天,完成现场临时办公、生活搭建
  25天,完成1.22万吨钢构件安装
  40天,项目7个钢结构单体全面封顶
  从开工到全面封顶,
  仅历时1000小时!!!
  该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运行、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由雄安建设投资集团与中国建筑联合体共同设立基金并负责基金的管理。
  中国建筑为项目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是项目投资商,也是建造商、发展商与后期运营服务商。
  “绿色新城”定位: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机遇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是其首要任务。预计,雄安新区80%--90%都将是装配式建筑。
  河北省政府也在去年6月14日发文称,(河北)省墙改节能办将进一步引导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面向河北省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京津和雄安地区合理布局,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雄安新区定位及任务
  ▲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进度
  可以看到,雄安新区的整体规划进度是比较快的,3年内新城雏形显现、5年内完成起步区建设。
因此,时间上的要求也会或多或少地促进装配式建筑方式的采用。以一栋30层的建筑为例,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12个工人仅需180天,与传统施工相比功效至少快30%。
  ▲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尽管专家对于装配式前景看好,但中国装配式建筑依然存在难以绕开的障碍,整体水平大幅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的短板包括整个技术体系的成型,配套的部品企业的研发完善以及现场装配人才的齐备等,在完成这方面的建设,中国装配式建筑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
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阻碍
  装配式建筑在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已经接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在发达国家,德国、新加坡等,装配式建筑也是主流,占到80%左右。
  中国起步较晚,正在大力追赶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整个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
  第一个是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国目前还都是企业自己做研发,断断续续的,没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第二个是配套的部品企业研发不够,尤其是挂板企业、保温一体化企业等,跟建筑整个接口还都不是特别完善,这需要继续加强研发、加强信息化。
  第三个是人才队伍极其缺乏,原来粗放式发展,好多都是扔下锄头来做的农民工,现在现场需要的工人虽然数量少了,但也很难招,同时又确实需要技术工人,从设计、施工、生产、加工、制造都要健全。
  目前,中国正在推广应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以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为主。主要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是墙、梁、柱等主要结构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梁柱节点、墙柱节点等采用现浇方式,楼板采用装配式叠合楼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等装配整体式结构。
  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设计方法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基本相同,便于推广实施。
  另外,随着集成技术(将外保温、外装修与结构构件集成)的应用和装配式内装(成品厨房、成品卫浴等)的发展,将建筑使用功能和结构有机结合,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解决渗、漏、裂等建筑常见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
  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促成装配式项目落地
  除了顶层设计、政府支持,最重要的就是落实项目,“湖南省政府要求将装配式建筑纳入到各市州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中去,这样力度就大了,可以有效促成项目落地。”
  此外,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建设,但是环境资源和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粗放式的建设过程。装配式建筑将促成建筑业五大变革,“从手工到机械,从工地到工厂,从施工到总装,农民工到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到操作工人。”
  产业变革后,对房价会有怎样的影响,赵晓表示,未来,劳工成本可能至少会增加一倍,如果到60%,装配式建筑就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装配式建筑即便不能马上把房价拉低,也有助于降低整个房地产业的成本。”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