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密实粉\砂土中的施工办法

2015-08-25 369 0

  前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施工快捷、方便,质量稳定可靠,耐久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尤其是高强度预应力管桩以其桩身混凝土强度高,适应性广,耐冲击性能好,穿透力强,具有承载力高,抗弯抗裂性能好,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广泛用于高层住宅建筑基础。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很难穿越密实状砂质粉土、砂土就是诸多问题之一,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有:静压法改用锤击法,预钻法,加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径、壁厚或强度,改用钻孔灌注桩施工等方案。有时巧用预应力管桩桩尖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建设成本较低、不耽搁施工周期。下面谈谈具体实例密实状砂质粉土、砂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1.工程概况
 
  杭政储出(2007)80号地块杭州华鸿怡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杭州江干区九堡镇九华路,西邻九胜路。据设计提供:工程项目有10幢15至16层住宅及其附带的1~2层商铺和地下车库组成;住宅设二层地下室。基础形式为桩基加片筏基础。最大单柱荷载约6000KN,设计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要求:采用PHC-AB600(100)的预应力管桩,以5层含砾细砂为基础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不少于0.5米,施工工艺采用静压法。
 
  拟建场地为钱塘江冲积平原区,地形较平坦,场地地层分布连续、稳定、较均匀,场地稳定性良好。代表行地层情况见表1。
 
  表1、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地层编号 地层名称 层顶
 
  高程(m) 层顶
 
  深度(m) 厚度(m) qc/fs(MPa)
 
  1 素填土 5.23 2.00 2.00
 
  2-1 粘质粉土 3.93 3.30 1.30 2.68/0.032
 
  2-2 砂质粉土 -1.37 8.60 5.30 6.93/0.068
 
  2-3 粉砂夹砂质粉土 -4.37 11.60 3.00 10.94/0.128
 
  2-4 砂质粉土 -11.87 19.10 7.50 7.04/0.087
 
  3-1 淤泥质粉质粘土 -20.87 28.10 9.00 1.62/0.044
 
  3-2 淤泥质粘土 -33.07 40.30 12.20 1.35/0.023
 
  4 粉质粘土 -37.57 44.80 4.50 2.47/0.060
 
  5 含砾细砂 -37.67 44.90 >0.1 5.07/0.102
 
  2.沉桩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强度预应力管桩在5#楼试桩及施工时,有多根桩在沉桩沉到10~11米左右时,压桩反力值已达到500T左右,且桩已碎裂。根据施工桩位图、勘探点平面图相比较,5#楼最近的静探勘探点J24附近(如图1所示)。根据J24的静探资料(见图2:J24双桥静力触探柱状图),深度在10米左右静探锥尖值可达16MPa,Φ600预应力管桩很难穿越此层。
 
  图1、勘探点示意
 
  
 
  
 
  图2、J24双桥静力触探柱状图
 
  工程桩基会议协商确定采用如下几套方案:换用Φ500mm管桩桩径,采用水冲法、预钻法、增大预应力管桩的壁厚。
 
  (1)试桩期间,经过业主与设计院商量,换用Φ500mm管桩桩径,增加桩数量,静压过程中仍然穿透不了2-3粉砂夹砂质粉土。且出现预制桩压碎裂情况
 
  (2)水冲法,即用高压水管冲散砂土,冲散深度12米左右。但由于冲的深度较深,很难冲到位,垂直度很难控制,且很容易造成上部粉土层大面积冲散,加上桩机吨位大,对桩机存在潜在危险,所以该工程不宜采用水冲法。
 
  (2)预钻法,即用钻机在桩位上取掉一部分土层,以减少粉土的密实度,孔径选择Ф50~100mm,深度控制在15米左右。施工方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且引孔几个桩位,但是由于桩机吨位大,当桩机移动到预钻过的桩位时,容易造成孔壁坍塌,再次压密土层,且确定不了要预钻的范围、同时因为引孔延长施工周期,桩基础施工时间太长。后在会讨论会议上否定了该方案。
 
  (3)增大预应力管桩的壁厚,该方案能提高桩身的极限承载力,但由于壁厚加厚,其遇到的端阻力也增大,不能完全确保沉桩沉到设计标高,且桩基费用要大量增加(PHCФ600(130)比PHCФ600(110)要多50.0元左右/米)。后来在会上也否定了该方案。
 
  最终方案:考虑到极密实的砂质粉土、粉砂埋深比较浅,且厚度较小,大部分只有3.0~4.0左右,施工时在预应力管桩桩头加a型开口钢桩尖,即用桩尖破土,减少桩端土层对桩上向的垂直阻力,提高桩对砂土的穿透力。
 
  结果表明:后在J24周围的区域均加桩尖进行施工,都顺利的压到设计标高,经现场静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3.结语
 
  通过近几年预应力管桩的施工经验,加桩尖施工能减少桩端土层对桩向上的垂直阻力,提高桩对砂土的穿透力,对浅层极密实且厚度不是很厚的粉土、砂土效果明显;尤其在采用锤击施工工艺中,效果更理想。对埋深较深的极密状粉土、砂土效果不是很明显。在今后勘察过程中拟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若遇浅部极密实状的粉土、砂土,可建议采用带桩尖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2010浙G22
 
  [4]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