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生产施工技术在长春应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15-08-24 143 0

  一近几年来,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因其无噪声、污染、制作周期短、施工速度快、施工方便,承载力高、穿透力强、造价低,现场文明整洁、且沉桩时能显示压桩力等一些列优,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长春地区是刚刚起步,市场前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静压管桩生产和施工技术发张突飞猛进的同时,一些问题和即将出现的隐患也逐渐凸显出来。
 
  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
 
  1市场经济带来的无序竞争,产大于销。因为共大于求,厂内库存积压严重,不得不压价促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不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就会有不合格产品出厂,并用于基础工程,埋下工程质量隐患。目前长春市新建房屋开工量每年约1200多项,约15600平方米。现有静压装机200台左右。现有高强预应力管桩厂12家,加上周边松原、哈尔滨-千山管桩厂、沈阳红海管桩厂等可以辐射到长春的高强预应力管桩企业,使得有些企业面临倒闭的边缘。所以现在需要计划经济的有序、有计划的发展适合长春市的管桩发展计划。
 
  2有些原来水泥制品厂改造的老企业车间,生产线工艺流程不合理。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将越来越被众多商家所认同,各地管桩厂和静压装机纷纷上马,盲目低水平建厂的现象将严重出现,这样将造成厂家和施工单位竞相压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一些工厂仓促上马,或为了节省投资,工艺流程不请专业人士设计,或工艺设计思想陈旧,造成工艺、“倒流水”或“卡脖子”,产量上不去,且严重影响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看似快人一步,节省了投资,实则严重影响经济效益,造成隐患难以改变。
 
  3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手段不完备:不少厂家是由一些预制构件或水泥制厂转型改造发展而来,生产规模小,资金缺乏,生产设备陈旧,属于作坊式生产,很多生产企业甚至不能建立实验室,专业人员缺乏,检测设备或者没有,或成为摆设,对主要原材料水泥、刚才、沙子、石子等不能及时准确把关,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甚至一人多岗,质量监控环节严重失控,不能有效保证质量,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安全隐患大,质量保证体系脱节。
 
  4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人员水平低,原材料把关不严,甚至偷工减料:一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低下,不懂业务能力太差,过程控制不严,产品出厂检验形同虚设,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不健全,制度落实走过场,或流于形式,管桩产品漏浆、露石、保护层厚度不均,内壁表面凹凸不平,面目狰狞。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放松质量要求,偷梁换柱以次充好。有些生产厂家甚至与静压施工单位承包人相互勾结,互利互惠。把不合格桩用到了基础施工中,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严重隐患。严重影响高强预应力管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管理对策和技术措施
 
  为了管桩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众多管桩生产企业和管桩静压施工企业的明天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前农城网改造期间生产电杆企业、生产构件、水泥制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介入到管柱行业,到不久就停产消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政府部门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省建设厅已发文推广应用管桩,同时正在制定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地方标准。为使我省管桩行业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还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生产厂家设置门槛,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具备年生产能力20万米以上,生产设备应齐全先进,原材料、产品检测等试验设备应满足质量检验要求,生产企业应有一定比例技术人员,质量保证体系应健全,对关键环节还应做出硬性要求,同时对生产厂家产品实行抽检,抽检不合格,不允许进入市场。同时还应成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共同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引导会员企业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强技术、管理经验的互相交流,加强行业自律。
 
  (2)从速做好省标制定工作,编制适宜我省地质状况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同时应增强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抓好产品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行业的生命。只有企业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增强质量观念,积极推行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以严格高效的质量管理手段,不断生产用户满意的优质产品,才能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当然还要不断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任何产品,其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人为控制因素越少,质量就越稳定可靠。在管桩生产企业中,应全面实现混凝土搅拌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称计量、钢筋高精度自动切断、自动环形滚焊、离心机变频自动控制、自动行走式喂料机、蒸养自动控制等设备,才能真正可靠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3)依靠科技创新,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试验证明,采用矿渣微粉、优质粉煤灰、沸石粉、硅粉等量取代20%~40%的水泥配制高强混凝土,不仅管桩成本降低5~10元/m,同时能提高混凝土强度8~15MPa。合理适宜的离心制度与蒸养制度,均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且能降低能源消耗。此外,在施工工艺上,倡导绿色岩土工程,逐步限制噪声大、震动激烈、油烟污染严重的锤击法施工,大力推广无震动、无噪声、无油烟的静压法施工。该项技术的兴起,将大大有利于管桩的推广,扩大施工范围,提高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4)出厂前严格试生产检验,批量型式检验。杜绝不合格桩出厂。质量监督站应按国标2009图集严格审核备案,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不应予以备案,坚决防止不合格管桩用于工程,预防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发生,起到政府为人民生命财产把关的作用。
 
  (5)管桩施工质量也应引起重视,监理应像检查隐蔽工程一样对静压管桩施工进行旁站监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修正,注意检查施工记录和压桩记录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静压施工以其质量可靠、适应性强、造价经济、单桩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可工厂化生产、成桩质量可靠、耐压性好、穿透力强、抗弯抗拉性能好、施工快、工效高、施工现场文明、监理检测方便、经济性好、单位承载力的价格比普通桩低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长春各工程建设单位的欢迎。但由于在长春管桩的应用时间不长,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工程实践的发展已远远超过理论研究水平,虽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欠规范化。对管桩与桩帽连接点抗弯性能及其承载力的研究还很少,严重制约着混凝土管桩的应用。此外,管桩的水平抗力也值得关注,特别是对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防灾效果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新的世纪里,笔者抛砖引玉,希望以此引起更多管桩生产及施工的同仁和关心管桩发展的朋友的思考,以期促进我省管桩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阮起南。预应力混凝土管桩【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金舜。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J】。预制混凝土管桩,2004,1(2):19-20。
 
  3.蒋家奋。磨细掺合料在PHC管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的讨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9(4):20-23.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