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公路工程施工从上世纪70年代依靠人工为主的状况已经逐步转化为依靠机械设备为主,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工程机械投入到公路工程施工中,使得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让施工效率的提高程度能够达到或者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公路工程中机械的使用与管理,通过实际应用状况的调研,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备管理的寿命短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的使用率也是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便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轻管理,重使用”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此外,对于某些发生故障的机械,施工单位不愿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这些因素都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1.2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不够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后,公路建设施工单位要组建项目部,从现机械设各中抽调的部分设备技术状态较差,投入工程建设难免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而在某些情况下,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同样是很棘手的问题。
2公路建设中施工机械现场管理和维护
在当前公路施工和建设中,实现机械现场管理就是通过机械在公路修筑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其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器械的选择过程,避免由于器械的选择不当引起的各种故障问题,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施工机械与设备种类繁,结构复杂,在公路的施工中,发生丁点器械问题便会造成各种损失,延长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成本,更有甚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情况。因此,操作人员应选择经过严格培训和统一考试,并要施工人员在其考试合格之后方可持证上岗,要严格监控施工人员胡乱顶替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在有了操作员之后就应该要人机定位,把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落实到人,这样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机械使用效率及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熟练程度。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必须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等协调统一;尽量做到注意机械的使用性能,一机多用,以利于充分发挥作业机械的潜在效能。
3公路建设中的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公路建设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安全是以正确选择施工机械为前提的,通过合理的施工器械管理不但能够增加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质量的保证和各种器械的安全使用,更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加强利润和增加施工中的完美完成。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不仅可以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可保证整个机械化施工的安全性。在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要考虑其适应性,即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先进性,即要尽量选择具有高效低耗、性能优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等优点的施工机械;经济性,即要保证施工单价适当,这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安全性,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通用性和专用性,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条件之一。选择了正确、适当的机械之后,即是进行安全管理。首先从外在环境来看,严格检查燃、润油的选用,油品必须符合本机使用说明书或生产厂家规定的规格型号,禁止使用不符合规格型号的油和劣质油,如发现问题立即令其停机更换,否则不准设备运转;监督操作人员执行机械技术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对违反规定的立即予以纠正;检查机械安全装置是否可靠、灵敏、齐全、有效,严禁带故障作业;监督检查配件的备用情况及备件质量。不允许因备件供应不及时或备件质量差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监督检查操作人员作业记录的真实准确(原则按台时计考核)。从内在的因素看,在设备进场应由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准备,新设备应及时购进并进行记录,现有设备彻底恢复技术状况或经过全面维修保养并作记录,以便之后进行安全检查;对于使用中的机械设备,现场操作人员应坚持例保或间隔小时保养的效果,对查出的问题做好记录,同时视工程情况及机械状况作停机或班后处理决定,对认真维护设备表现突出的也同时做好记录,以备之后安全监察之用。
4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机械的维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各种公路施工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之中,操作方法也逐步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在施工中,各种器械的检查和操作是施工中的重点。机务处应针对各种设备的机械原理、生产流程和性能特点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并要求驾操员严格规范运作,规范施工,这些都是施工机械养护的基础。其次,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保养和一般的故障排除中都要运用到各种辅助材料和配件,所以在前期准备时,就应该建立专用的配件仓库,按需配置配件,合理库存;建立严格的配件领用制度,按规定办理出库手续;严把配件采购关,提高配件的采购质量。再次,对于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机械要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其主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增加维修质量的关键保证。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要注意加强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最后,就是在施工中不断提高操作和养护机械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想使机械化班组充分高效快速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培训,提高机械化操作技能,熟悉新工艺新材料,以保证机械使用和维护的畅通、顺利。
5结语
总之,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筑路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保养,视情维修,经济核算,以更好的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谈公路工程机械的管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
[2]高玉春.浅议如何进行公路工程机械检查与保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3]牛志刚.提高公路工程机械可维修性的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18).
[4]赵云一.浅析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经营管理[J].知识经济,2012(13).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