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屏山岷江大桥桥梁全长816.08m,桥面宽度为16.5米,主桥为T型钢构连续梁,桥跨布置为130.5m(边跨)+235m(主跨)+130.5m(边跨),梁体采用悬臂现浇,共29节段,引桥北岸为3×30m预制简支梁跨,南岸为7×30m预制简支梁跨。
桥梁4#、5#主墩基础为水下基础,设计采用低桩嵌岩方案,承台为16.8×16.8×5.5m矩形,嵌入河底基岩5.5m。综合考虑封底砼厚度、钢围堰厚度、富余宽度等因素,成型基坑为台体,深度设定为9m,坑底23m×23m,采用四面放坡至河床面。
二、桥区地质地貌
桥址区河床表层局部有砂卵石薄覆盖层,大部分为裸露基岩,下部地层岩性主要以泥质砂岩夹、泥岩夹粉细砂岩为主,岩体完整性好,强度低,属于软质岩,易软化、容易失水干裂风化。桥址区泯江河谷,呈宽阔的“U”型,河道顺直,场区属于低山~丘陵河谷地貌,桥区位置实测水深8~9m,流速2m/s。河道常年枯水位标高276.00m,2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292.45m。
三、爆破开挖方案设计
1.水上作业设备组织
桥梁基础施工一般选择在枯水期,内河航道会受浅谈、狭窄水道影响,水上通行环境恶劣,无法组织大型钻爆、挖渣等专用水上作业设备到场,需选择中小型船舶灵活组织搭配,方可满足施工需求。4#、5#主墩水下基础同时施工,设备组织须同时实现水上钻孔爆破作业平台、水下基坑挖渣等关键功能需求,选用2艘约200吨位的中型船舶,其中一艘为挖泥船(自带浮挖抓泥斗),另一艘为车渡平板驳船+长臂挖掘机的组合模式。两艘船舶各自都设置为水上钻孔爆破平台,挖泥船侧重清理块石功能,长臂挖掘机侧重清理细小岩石功能,相互转换配合。
爆破钻孔设备选用Y2TC型工程地质钻机,其余配备吸泥机、空压机等辅助设备。工程地质钻机悬挑安装在船弦外侧,形成水上钻孔爆破作业平台;同时配备抓泥斗和长臂挖掘机,组成水下基坑挖渣设备。
2.爆破设计原则
①爆破采取分区逐区爆破,设置上下游两个大半区,在每个大半区内再设置七个小区域。
②爆破成孔采取一次钻孔到设计底高程,一次成孔,整体爆破,后续零星补孔补爆方式。
③河床呈“V”字形,首爆区域选择在靠河心侧的低矮河槽位置,增大后续爆破临空面,加大爆破松渣效果。
④基坑爆破开挖遵循“爆破一区域,开挖一区域”的循环工序,前期(基坑深度方向的上半部分)以钻爆为主、开挖为辅,后期(基坑深度方向的下半部分)以开挖为主、补充爆破为辅的原则进行施工控制。
3.具体爆破参数设计
1)爆破区域划分
根据施工组织的安排,共将整个爆破区域划分为上游半区和下游半区两个区域,其中每个区域共分为七个小区域爆破。详见图1。
2)爆破器材选用
爆破选用具有防水性能或经过防水处理的爆破器材,炸药采用乳化炸药或其他防水性能较好的炸药,雷管选用防水8号金属雷管,导爆管采用毫秒微差导爆管。爆破器材满足足够的抗压性能或采取有效的抗压措施。配备起爆器和用于检测电雷管及爆破网络电阻的爆破专用欧姆表、爆破电桥等爆破仪表。
3)爆破参数及选定
在整个爆破区域内炮孔按行距1.5m,排距1.5m梅花形布置,炮孔直径为90mm,深度比基坑深度超深1m。1次爆破区域设置在基坑靠江心侧开挖放坡范围内,区域尺寸为18m*3.5m,设置34个爆破孔,分3段从江心侧向河岸侧分段爆破,3段炮眼深度依次为2.27m、6.14m、10m,数量为11个、12个、11个,爆出临空面以利于后期爆破效果,详见图2。
图21#区域孔眼布置图(单位:m)
表1爆破参数表
参数名称孔径d(mm)间距a(m)排距b(m)抵抗线W(m)超深h(m)超宽h(m)堵塞长度L(m)单耗q0
(kg/m3)
首次爆破901.51.511.010.82.8
4)爆破计算
①装药量计算:(单孔药量)根据体积公式:Q=q0abH0
②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③水中爆破冲击波对人和船舶的安全距离查表核对。
5)起爆网络
电爆网络采用串联方式。
四、施工工艺
1.总体施工流程
锚定钻孔作业平台→移机就位→确定孔深→钻孔→清孔→测量验孔→装药→连线→平台撤离(同时封锁航道和陆路交通)→起爆→解除警戒→清渣→下一施工循环。
2.施工前准备工作
1)开挖清除覆盖层
覆盖层开挖主要目的为确保钻孔施工顺利进行,避免覆盖卵石等埋钻、卡钻。覆盖层开挖范围超过爆破范围1~1.5m,当覆盖层反复开挖后,底部留有100-150mm厚的细渣层,再采用吸泥机在需钻孔的位置清除,待清除干净后即准备钻孔。
2)钻机安装
船舶顺水方向摆放,在船舶靠河侧船弦位置沿顺水方向焊制悬挑钻机轨道,悬挑距离满足钻机钻杆能自由工作,钻机在顺水方向能沿轨道自由滑动,根据进度及钻孔数量设置2~3台地质钻机,形成钻爆船。
3)钻爆船定位
为确保钻孔定位精度,需对钻爆船进行定位,在船头和船尾各设置两个砼锚碇,砼锚碇超出爆破区域约25~30m,锚碇与船舶之间通过钢绳调节距离,以此调整船舶位置。通过测量船舶的相对位置,控制爆破孔眼的平面坐标精度。
3.钻孔施工
钻孔以“先靠河侧列,后靠岸侧列;同列中先低孔,后高孔”的原则施作,钻头采用风动冲击类型,河床面以上部分设置钻杆护筒管,确保在基岩面位置钻渣不掉入钻孔,避免卡钻。钻孔过程中会出现卡钻现象,钻孔位置可做适当微调整。钻孔完成后需进行清孔,采用空压管把细小钻渣吹出清理干净。
4.装药爆破
当钻孔合格后,从套管内取出钻杆,把预制好的炸药条安装进直径为75mmPVC管,然后把整根药条放到孔底,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考虑潜水员水下护孔装药。炸药采用2#乳化岩石炸药,雷管采用非电毫秒导爆管,每次爆破均钻孔3排,每排使用一个段位雷管,延时起爆,减少同时爆破药量。炸药、雷管安装完成后,采用串联网络将引爆器连接至岸上,将作业船往上游移至安全距离外,安全人员观察上下游无过往船只,周边无行人后,即指挥爆破工鸣哨引爆。
5.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以“爆破为主,开挖为辅”,爆破后,需立即针对爆破区域进行掏槽开挖,增加下一区域爆破临空面,方面尽快开展下轮钻孔爆破,由于爆破范围较小,挖掘工作只能采取掏槽开挖方式,不能挖至坑底,约能挖至一半高度。下半部分以“开挖为主,补充爆破为辅”,待整体爆破完成后,上半部分在过程中已开挖完成,下半部分岩石已完成了松动爆破,可大量开挖,局部区域受爆破效果或沉积影响,任会呈板结状态,导致挖掘困难,可补钻2~3m的浅孔进行松动爆破,以降低挖掘难度。
爆破后采用浮吊吊装挖泥斗及长臂挖掘机清渣,先采用浮吊带挖泥斗清除大块石,再用长臂挖掘机清除散碎石渣。长臂挖掘机在工程驳船上作业难度较大,操作人员会产生眩晕、船身会翻动,需对船舶进行抛锚固定,选择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确保安全开挖。
开挖过程中,对四周坡壁松散石渣进行逐级清理,挖至基坑设计底标高时,采用测深仪按每1m一个点的方格网对整个爆破区域进行测量、检查基坑深度,对爆破不平整或欠爆区域进行钻孔补爆,直至基岩面高差控制在30cm内,基坑底四个角落为开挖死角区域,需单独进行清理,直至满足钢围堰下沉要求。
五、结语
本工程受开工时间延迟影响,耽误了一段枯水期,但通过合理组织设备、设计爆破开挖方案,深水基坑开挖顺利完成,为后续水下基础施工提供了时间保障,确保了这个主墩水下基础顺利完工。通过该工程的实施,积累了部分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①内河航道在枯水期一般会无法通行大型船舶,选择中小型船舶可避免环境影响。
②通过船舶设置简易钻孔平台,可实现钻爆船、挖掘船的灵活综合考虑,可节约大量费用。
③爆破效果很大因素取决于临空面的大小,首爆区域的选定、爆破后的掏槽开挖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每个区域的爆破效果。
④钻头采用风动冲击类型,对钻孔除渣、钻机速度等提高较多。
⑤挖掘方式的组合,可扬长避短,通过组合使用,基本能克服挖掘过程中的困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