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大,这样就使得我国能源的供应成为了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能源的供应,国家正在不断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这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地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对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是有很大影响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定要对施工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使其更加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1.1技术图纸不够规范
目前,对于很多水利水电行业来说,为了赶工期,赶任务,在技术处理上不够细心,技术图纸不规范,对于施工来说就会存在模糊的地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议在施工中专门有负责技术图纸管理的人员,将图纸规范,按号存档,容易查阅。
1.2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雇佣的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必然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多方面的损失。因此对于水利水电企业来说,必须强调要提高招聘技术人员的水平,招收水平较高并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另外,对于在职的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的提高其整体素质及其技术水平。
1.3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为了托施工进度,施工人员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简化施工流程,操作不规范,造成了质量隐患。另外,为了节约成本,选购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地方精简材料,偷工减料,使得今后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维护。
1.4检验设备不够先进
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检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影响施工质量检验,对水利水电施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行业应该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对设备进行好的维护,再加上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能更好地节约成本。
2、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在进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前,一定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了解,同时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一定的勘察,再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以后再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在施工图纸绘制完成以后,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土方的挖掘。在土方挖掘以前要对施工区域内可能会影响施工的障碍物进行处理。果水利水电工程是在山区进行施工,应该对山区的地层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对山区施工可能会出现问题进行预防,在山区施工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就是山区非常容易发生山洪和滑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对施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实施预防措施。在施工中,施工机械和车辆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施工中,施工机械在施工地点可以顺利的通行,不会影响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有些大型施工机械在施工地点,一定要保证地面可以承受,不然一定要进行地面的加固。在施工前,在施工现场进行放线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部分,施工现场在施工的时候,是以事先放线的位置进行施工的,样就使得,施工中,一旦放线的位置不准确,对整个施工工程带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现场要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排水设施的施工,在进行排水施工的时候也一定要保证其坡度不要太高。
3、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在进行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基础施工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基础施工中的新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施工的基础是非常浅的情况时,如果在施工前是不需要进行防坡的话,那就要进行另外的基准线的设置,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划分出一个槽边的轮廓线,对以后的施工可以进行保障。在对排水设施进行建设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地下水位的情况以及地质的情况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一定要保证地基的结构不被破坏。另一个方面是,在施工中地基和基础施工的强度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地基和基础施工的强度要可以承受建筑工程的全部结构的荷载,为了达到这一条件,对基础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都是很大的考验,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时,一定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进一步确保基础施工的强度。在施工中,对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地基一旦出现变形,对建筑物的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情况轻的是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的情况,重则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的情况。
4、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在进行基础作业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来对施工工程中挖掘的顺利进行设置,然后对施工的工作面和分段进行确定。在施工中,对浅的地基如果不进行放坡的作业,也要对进行其他放线的操作,保证在施工的时候可以进行作业面的施工。在施工中,一定要确保进行排水设施的施工时,对地基的结构一定不要进行破坏,而且在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时,一定要确保施工中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这是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排水。
5、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在水利水电的施工时,要面临的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施工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也是无法进行预计的,在施工时,地基的情况也就是非常难预计的。在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要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5.1软土基础的特性
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
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
低抗剪强度。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的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5.2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
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
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浓度,而后对其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作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
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中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先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
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
6、结束语
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是非常必要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但能够使当地的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在电能的供应上也会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和基础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承载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为此,一定要对地基和基础施工进行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2008(2).
[2]陶忠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1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