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建筑结构的检测
结构检测一般包括对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的构造措施、构件尺寸、构件以及结构的变形开裂、钢筋的尺寸及位置等等多方面的检测内容。当然针对如此庞大的检测工作,会有很对相应的检测方法,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各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和方式伴随着产生。下面作者根据所要检验的建筑结构构件种类的不同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1.1混凝土结构检验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检验,主要有结构性能实荷检验、混凝土强度回弹法、钻芯法、拉拔法、超声波法等等。其中钻芯法和回弹法主要是现代应用最为广泛的针对混凝土材料强度进行检验的检验方法。首先,应用钻芯法进行检验的检验结果一般比较准确,但因该方法需要通过直接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取混凝土芯样,所以缺点也就显而易见了,使用该方法会造成混凝土建筑构件的局部损坏,对于结构中较为重要的部位就不能够进行大批量的检验了。如果想在不造成混凝土构件损坏的基础上进行检验的话,就可以使用回弹法、超声波法或者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验,但因这些方法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敏感度不高,所以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就有待商榷了。介于钻芯法和各非破损性的检测方法之间的一种方法就是拔出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对混凝土的损坏较钻芯法来说要小,操作也比较简单,检测的精度也能够满足要求。近20年出现了拔出法的改革方法,就是后装拔出法,其操作方法主要是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上进行钻孔、扩槽并且嵌入的方式,把锚固构件嵌入在混凝土构件中,不用预先把锚固构件埋置混凝土构件中,所以这种方法适用性较强,在新旧混凝土构件上都可以应用,而且其检测结果也比较可靠,尤其适用于现场混凝土强度相关资料缺乏的环境。但由于我国国情以及行业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针对后装拔出法的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少,回弹法和超声波法的使用还是站主流的2。
1.2砌体结构检测
针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常见的主要有原位单剪法、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砖双剪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射钉法、点荷法等等,综合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直接法和间接法。其中直接法主要是针对砌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进行的检测。间接法主要是对砂浆强度的测试。前者可以更直接的测试出砌体的强度参数,反应被测工程的施工和材料的质量1,但是其具有工作量较大、对砌体有一定程度损伤的缺点,后者主要是通过测试与砂浆强度相关的物理参数,来推断砌块结构强度的,但是“推断”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对工程是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不能有较准确的评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优点是较为容易操作,对砌体的工程损伤较少甚至没有。所以在选择检测方法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结构情况进行选择。
1.3钢结构的检验
钢结构的材质一般都比较均匀,所以对其强度、塑性以及韧性的检验都比较方便也容易。但因为钢材容易腐蚀,耐火性能也较差,并且钢结构属于缺陷敏感性结构,所以一般针对钢结构的检验主要是其材料、结构链接部位的缺陷情况以及其腐蚀情况、表面涂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方法也较多,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钢材锈蚀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以及涡流检测等等3。
二、现代建筑结构的加固
建筑结构需要加固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2)结构本身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冻害、腐蚀、火灾等)而出现承载能力下降的现象;3)建筑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原结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现在要求。当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对建筑结构的加固也有很多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的加固方法也不断地出现。针对以上的因素5,一般的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小截面应力、改变结构受力体系以及改变传力途径等方面实现对建筑构件的加固目的的。下面主要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加固方法的介绍:
(1)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有很多,例如通过加大截面面积进行加固、外包刚加固方法、植筋法、以及喷射混凝土增加强度的方法等等。但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时,一般还会配合使用一些相应的施工技术:1)托换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主要适用于对已有建筑物的改造加固,其优点主要施工耗时短、成本低、对周围生活工作影响小等,但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要想保证安全顺利的进行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2)植筋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对已有建筑物的改造加固工程中,通过植入钢筋或螺栓式锚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灵活有效的连接。3)裂缝修补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建筑结构出现开裂情况的加固。另外还有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等6,无论采取哪种加固技术,都要注意采用相应的检测技术与之相结合,从而保证施工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
砌块结构的加固方法也很多,其中有些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相类似,常见的主要有扶壁柱加固法、加大受力截面积加固法、外包钢筋法或钢筋混凝土柱法4等等。
(3)钢结构的加固方法
随着钢结构的快速发展,钢结构的建筑物也逐渐增多,那么钢结构的加固也是钢结构发展的一项重要部分。在高科技的协助下,很多钢结构加固的方法也应运而生,但常见的加固方法主要有:改变结构计算简图、加强连接法、加大构件截面等等,但在进行加固方法的选择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法,从而保证达到多、快、好、省等多方面的目的。
三、地基处理的方法
3.1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地基中的软弱土层挖走,之后使用分层回填的方法,将其换为高强度的、低压缩性并且抗腐蚀性强的灰土、砂土等材料,分层回填之后在进行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换填垫层法可以广泛应用与土层不均匀的地基处理中,可以明显提高地基土的性能,改善地基条件。在使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注意换填土的选择,应使用粗砂或者中砂,不能使用细砂,并且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砂土配比,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均匀摊铺砂垫层。
3.2强夯法
所谓的强夯法指的是通过起重机将大吨位的夯锤升高到地面以上之后再将使之自由落下,通过多次反复的操作来降低建筑地基的密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使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可以使得地基表面的硬度大于地基内部的硬度,可以有效提高地基表面的承载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粉土、石土、饱和度较低的粘土以及碎石土等地基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地基土的强度、抗震能力和液化能力。
3.3砂石桩法
有些建筑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以及密实度。通过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之后的地基土变得更加均匀、密实。如果地基的土层为软土时,应该先进行换土,之后再使用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如果原土层是具有饱和性质的流塑地基的情况下,首先应进行前期的预压处理之后在通过砂石桩法进行地基的处理。砂石桩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压缩性以及液化条件。
3.4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通常用于黄土、杂填土以及地下水位以上的素土的地基处理中,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孔的布置,之后在桩孔内加入预先转备好的素土等,之后进行孔内材料的夯实。挤密桩法又分为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前者可以有效的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后者可以显著提高地基土的防渗水性以及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陆锦标,顾祥林.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规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住宅科技,2008,06:37-43.
[2]姜德生,陈大雄,梁磊.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建筑结构加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05:50-53.
[3]翟传明,韩庆华,郭雨非,卢燕,郑佳明.某超高层建筑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与修复加固[J].建筑结构,2013,19:33-37.
[4]卜丁.振冲碎石桩在码头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及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282-283.
[5]张冠群,王静,袁洪涛.天津中心渔港休闲区地基处理工程新工艺应用情况总结[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2:340-342.
[6]刘义驹,刘睿,徐孝顺,夏木生,丁石.丘陵地区膨胀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溧水县殡仪馆膨胀土地基处理实例[J].工程质量,2014,01:60-6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