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156 0
0引言
黄土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区域性特殊土,分布面积约64×104km2,占国土面积的6.6%,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1]。以往的研究多以Q3黄土为对象,较少涉及Q2黄土。但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程将直接涉及到Q2黄土的地基[2]。本文以延安地区Q2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位测试成果、室内试验及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成果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采用理论公式、标准贯入试验(SPT)击数换算等方法计算Q2古土壤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实用性,为Q2古土壤的工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试验概况
本文选取6个试验资料较完整的载荷试验点进行综合分析,为建立试验点物理力学参数的对比数据,在各载荷试验点试坑外进行相应深度的标准贯入试验(SPT),并在试验位置采取1组原状土样(每组2件)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其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按国标GB50021-2001规范中的相关标准进行,承压板采用直径为798mm(面积0.5m2),厚度为60mm的圆形钢板,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分10~13级加荷,每级稳定时间不小于120分钟。各载荷试验点的p-s曲线见图1。
2天然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以下通过浅层平板载荷试验、SPT击数及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计算等确定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1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由图1可知,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中,各试验点终止时,地基土均未达到极限承载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按规范取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荷载,或取承压板平均沉降与其宽度的比值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荷量的一半。
3结论
(1)Q2古土壤具有压缩性低、承载力高及结构性较强的特点。其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应采用与实际受力状态基本一致的原状土的固结快剪指标的平均值,P1/4临塑荷载公式进行计算。
(2)当采用Vesic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Q2古土壤的承载力特征值时,安全系数K可取3.5~4.0;当采用Terzaghi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安全系数可取4.0~4.5。地基土的力学指标可取原状土的固结快剪指标的平均值,土层强度越高,安全系数取值可越大。
【参考文献】
[1]GB50025-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大展,何颐华,隋国秀.Q2黄土大面积浸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3,15(2):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7-1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工程地质手册编写组.工程地质手册[S].2版.北京:中国.
[7]常士骠,张苏民,项勃,等.工程地质手册[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