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up软件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2015-07-21 529 0

1 回忆初次认识sketchup的场景
  2010年门头沟采空棚户区的边坡治理工程中,关于2段不同类型的挡墙相交汇的接头如何处理?绘制接头大样图的问题开始困扰我。整理思路后,思维集中到如何绘制三维图上。在网络上搜索,发现谷歌的sketchup(现已属trimble)。
  
  其实在这个最终版出来之前,过程中还分析了2个版本
  
  B5支护段与B6支护段相交接的细节(版本1)
  
  B5支护段与B6支护段相交接的细节(版本2)
  2 sketchup对基坑工程中的马道收坡工作的指导
  
  这是现场实际照片
  通过比较发现,基坑马道最终收尾与sketchup规划设计的模型几乎一样,软件很好的指导了施工,从三维展示方面为建设工程中的各单位,尤其针对业主,起到了有效沟通的作用,比较AutoCAD的二维展示优势明显。
  3 sketchup在挡土墙工程中如何体现设计意图
  2012年密云某高档别墅区内的景观边坡工程中,设计者在高差较大的边坡上设计混凝土挡土墙,通过台阶分布设置跌水,与此同时挡土墙顶上一条柏油路,如下图所示。
  3.1在CAD平面布置图上,只有挡墙定位线(一条多段线)作为控制依据。
  
  3.2相对应各个剖面图上,标注了挡墙定位线的示意位置
  3.3摆在眼前的需要解决的难题出现了,如何把一条条线段与一个个剖面形成一形状协调的挡墙型式。不仅需要满足设计师的跌水内容,同时还要满足墙顶缓坡具备通行车辆行人的一条马路的要求。
  3.4通过sketchup软件,画出实际的挡墙定位线的具体位置   
  
  4 sketchup的现场临建设计
  临建没有施工前,图纸上先盖出所需尺寸的房屋。长宽高按照1:1尺寸设计,对于工地现场的临建管理,比较以前的模糊大概式的管理,进步相当明显。
  5 总结
  在使用SketchUp的过程中,下意识的接纳了这种能跟人类思维模式同步运行的操作软件,产生的结果是整体设计与施工效率与产品品质的提升。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软件使用者在用上了SketchUp以后,必然会反思SketchUp与CAD软件的本质差异。人类脑海中设计构思是三维的,如果使用CAD硬把它弄成二维的图形来记录设计内容,经过投影几何做维度转换,产生出的是一些平立剖面图。这些平面、剖面图其本身就是一种"剖切片"式的表达方式,难以完整的表述设计内容。看图的人得经由视觉读图再把二维图形内容转换成脑海中三维的印象,依照自己的认知去理解设计内容。这是一种3-2-3的维度转换,也是基于学识、专业经验和生活体验认知所产生的转换,只凭那些平立剖面图和效果图传递的信息,在双方的知识以及经验不对等的状况下,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认知的歧异和结果误差,这也是应用CAD这种二维工具制图传达设计内容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硬伤。
  而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则是一款真正的三维设计工具,它简单易用,上手快,做到了化繁为简,不愧于它的宣传口号“3D for everyone”,是一款适合任何人的三维建模软件,在脑海中也不需要进行维度的转换,所见即所想。工程项目中,基于sketchup的三维图上,项目各个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交流将会是顺畅和明白的。地基与基础工程作为一个基础性行业,需要引入这种高新技术,希望sketchup软件在行业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好。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