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南方以及中部的一些地区,比如广州,云南,山西以及山东等。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提前对施工地区的地质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考察,了解并掌握施工地区岩溶地质实际的情况,分析岩溶的类别,做出恰当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施工的进程以及施工的质量。岩溶地质给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但是同时也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一个良好的契机,仔细研究岩溶地质,探究建筑施工的办法,使建筑工程更进一步。
一岩溶的形成及危害
岩溶是岩层由于长时间受到水的物理及化学化用,从而造成的。岩溶有洞穴,沟槽以及空隙等形态,会使地基不稳,发生坍塌下陷等问题。岩溶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危害的几种岩体形式有:石芽或者是岩石之间的缝隙;溶洞坍塌造成的土层下陷;岩层与土层的交替;岩石中的空穴;洼地里的软弱或者是能够压缩的土层。
二岩溶地区的桥梁桩基进行施工的方法
(一)施工方法
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需要全部使用钢护筒,这是为了保证孔口不会由于泥浆渗漏出来而造成坍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使用钻锤或者是振动锤把钢护筒打入,一边冲孔一边跟进,埋到地下大约六米到二十米之间,直至到达地下的粘土以及砾石层,并且穿过这些土层与石层。桩的施工顺序:首先是角位桩,以及边位桩,其次是其他的桩位,溶洞比较深的桩位需要最先施工。灌注泥浆的配制方法:根据施工桥梁本身的特质在实验室配制泥浆,并进行实验,优化泥浆的成分,最后经过多次实验并准备实际应用的泥浆需要具备一些特点:降低失水量,水泥皮很薄,护壁能够稳定等。把实验室配制好的泥浆用于建筑施工,并且跟踪观察,如果不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需要从新配制,调整水泥的成分。
(二)溶洞施工的处理原则
1.对于那些比较封闭的且规模很小的溶洞,可以采用灌注泥浆的方法,提供能够钻成孔洞的条件,并且穿过溶洞。如果溶洞之中没有可以填充的东西或者是填充的东西不足时,可以先人工往溶洞内填充碎石或者是干砂,然后再往溶洞内灌进泥浆。如果溶洞内有足够的填充物,但是填充物的质地不硬,而是松软,可以直接的灌入泥浆使其变得坚固。如果填充物已经有很强的坚固程度,可以直接进行冲孔,但是需要使用泥浆来加强护壁的稳定。
2.对于许多的溶洞槽,沟以及一些比较小的裂缝,在进行冲孔施工的时候,可以加入片石,碎石,或者是加入一整袋的水泥来堵塞这些缝隙,使护壁能够稳定,使泥浆不流到不需要的地方,保证钻孔施工的顺利进行。
3.如果要求加入碎石的时候,必须用钻机钻出一个比较大的孔洞,并且放入钢管的同时使其固定,在钢管的上面放置一些碎石,碎石的直径要小于2厘米,在一边投料的同时,一边晃动钢管,以保证不会堵塞。
4.溶洞内没有可以填充的东西,或者是填充的东西比较少,需要加入砂石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出一个合适位置来进行冲孔,把钢管放入并且固定好,和注砂管连接在一起,在灌入泥浆之前,把砂石注入。注入砂石的量需要经过仔细的计算,从成桩的直径,护壁的最小直径等方面入手来计算。使用压风机把干砂压入,这是为了防止孔洞中的高压会给注砂带来阻碍,利用其它的孔洞作为降低压力的孔洞。等到填充的数量将要到达的时候,压力会慢慢稳定,就可以停止使用风压机。
5.对于封闭且规模比较大的溶洞来说,根据查找的相关地质资料,在进尺距离溶洞的顶端还有一米的时候,需要使用低冲程来进行冲击,以保证钻机不会卡钻。溶洞顶端的需要使用钢护筒跟进直到岩石的表面。如果孔洞里面没有填充的物质,那么孔洞内注入的泥浆表面就会很快的下降,所以要加快注入泥浆的速度,保证水头差的稳定,同时也要加快往孔内投入石块,以及袋装粘土的速度,并且及时回填,在通常的情况下,回填的程度到溶洞上方的2米到3米之间就可以,然后反复冲压,一直到孔洞内的情况比较稳定,且恢复到正常状态停止。
6.对于规模很大而且是串通型的溶洞,桩和桩彼此串通,同一个墩位,不同的墩位之间,都会有桩的串通。在溶洞之中,水到处流动,使得溶洞的大体走向,溶洞的容积都不容易判断。钢护筒一直跟进钻孔,保证桩成功。对于那些中型与小型的溶洞,在钻孔到达溶洞内之后,灌注混凝土,并且适当的添加加速凝聚的试剂,直至洞的顶端2米的位置,等到完全凝固之后再用钻机钻孔。
(三)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断桩问题。断桩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偶尔会发生的。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预防断桩的措施。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时候,经常会断桩,除了比较常规的方案预防断桩之外,还需要预防混凝土穿过孔壁进入到溶洞之中,以致导管端口和混凝土发生偏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断桩的后果。一般的预防措施有:对于容积比较大的溶洞,在钻孔的同时,要使用钢护筒进行跟进;当混凝土到达溶洞或者是岩石以及土层中的裂缝时,需要适宜的增加导管,在保证安全之后,再把导管提升。
2.钻机翻倒。桩位处附近的地面没有很高的强度,如果孔洞的局部有坍塌的情况,就会造成地面的坍塌,以至于钻机翻倒。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桩位下面有溶洞的话,就在安放钻机的地方垫放工字钢,同时在滚筒之下铺上枕木,增加钻机和地面的接触,降低孔口受到的压力。
3.偏孔现象。在钻孔的时候,孔位中心偏距不在标准的范围之内,就会造成偏孔。其原因是:孔洞里的岩石软硬情况分布的不均匀,或者是一半岩石一半泥土,一半岩石一半溶洞,斜坡岩,这样就会导致钻锤落到底部时没有水平的着力点,从而使得钻锤偏向比较软的土质一侧。纠正偏孔的办法是:首先回填,填入一些石片,钻头始终保持水平的方向,钢丝绳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缓慢进行施工,确保孔洞的质量,加入的片石要有很高的强度,最起码要超过岩石的强度,等回填直至斜面的顶部之后,在用钻机重新钻孔,然后再回填,如此往复数次;在斜面与溶洞交界的地方,为了防止偏孔,首先向钻出的孔洞内注入强度比较大的混凝土,填满溶洞,当强度达到施工的要求之后,再进行钻孔,也可以利用直径比较大的钢护筒进行跟进,同时使用直径比较大的钻锤钻孔,到达一定深度之后,再使用原有尺寸的钻锤钻孔;离地面比较近的斜岩,首先人工挖出孔洞,然后再爆破,把倾斜的岩面变成平整的,如果岩面倾斜的状态比较严重,而且位置很深的话,在开始倾斜的岩石处用钻机钻孔,进行水下爆破,炸药的数量要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然后用片石进行回填,回填到开始倾斜的位置以上,大概1米左右,然后再重新钻孔。
4.掉钻现象。掉钻主要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在遇到卡钻或者是埋钻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强行拉出或是强行提出,否则就会使钢丝绳受到超出本身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从而断裂。在发生掉钻的情况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探查情况,如果钻锤被坍塌的土石埋起来,就要清孔,利用打捞钻锤的工具就可以接触到钻锤。在确定钻锤的位置之后,用测锤摸清楚钻锤现在的状况,然后再把钻锤捞出来。当钻锤的顶部是朝下的时候,只能把钻锤的爪用钢丝绳捆绑起来,再拉出来。掉钻之后再捞钻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会减慢工程的进度,所以掉钻主要是预防,在平时经常检查并维修设备,损坏的部件也要及时更换新的,除去施工的隐患,就会减少掉钻的情况,加快施工的进程。
5.卡钻现象。出现梅花孔,可能是钻锤损坏后没有及时的修理或更换,钻锤钻出的孔洞的直径会慢慢地变小,也可能是焊补之后的钻锤的钻头比较大,同时又使用比较高的冲程进行猛烈冲击才发生的。在出现卡钻的时候,为了防止孔洞坍塌,掉钻,不能够强行提起钻锤,可以从上到下进行顶撞,轻轻的敲打卡钻处的石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较小的钻去破坏岩石,使其破裂,从而将钻头提出。当卡钻现象很严重的时候,使用钻机来提升钻头,会使得钻机的尾部出现翘起,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使用钢丝绳以及千斤顶传递给钻头一个强大的外力,然后再通过钻机破坏岩石,或者是使用炸药爆破。预防卡钻的办法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则,控制冲程,在施工时耐心细致的观察,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不同的冲程。如果是在基岩内钻孔,需要比较合适的冲程在3米到5米之间,当钻头快要到达溶洞顶部的时候,改用小冲程比较合适,一般选在1米到1.5米之间。在平时要定期检查钻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
三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岩溶地区的土质特性,决定了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建筑施工会有很多的麻烦,同时工程施工不稳定,进程缓慢,甚至发生灾害。所以在场地的选择时,需要加大对地质情况的研究,并且预测很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距离地面比较近的岩洞,数量多以致连成片的岩洞,直径比较大的岩洞,都是地质不稳定的区域,埋藏在地下的漏斗状空隙,槽谷,含有软弱土层的地段,溶洞内的水流不能够很好地排泄,很有可能会淹没施工工地,对于以上的这些地区,要舍弃或者是绕过去。否则会加大工程量,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不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也不能使施工人员安心的工作。还有,在岩溶地区,不应该大量的转移地下水,否则会使地面坍塌,建筑物失去稳定基础。
在施工之前的勘察工作中,需要详尽的划出施工的范围,以及描述在施工范围之内的溶洞以及土洞情况,包括位置,深度,填充物,地下水的状况,以便于能够有足够的把握处理地基问题,并作出合理科学的设计。为了减小并且预防岩溶对施工的危害,在勘察时需要注意以下资料的取得:地下水的水位是多少,有哪些变化规律,运动的状况;施工地区岩石层与土壤层的厚度分别是多少;岩石之间的缝隙,地下岩洞的方位,以及岩洞对其上面的土层有哪些影响。
前面所说的都是施工前的准备,最后是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预制桩不可以直接把基岩表面当做支撑,在负荷比较大的时候,要注意钻机的使用,选取恰当的冲程,如果地下水不充足,填充物匮乏,需要人工钻孔制桩,增加桩基稳定性,静压桩在岩溶地区比较适合,对于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施工地区,要提高灌注的混凝土的强度,增加钢筋的使用量,预制桩要减小负荷的压力,如果桩的直径比较大的话,施工之前,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探测基岩的状况,这包括岩层的强度,溶洞的有无,溶洞的大小,溶洞顶板的厚度以及破碎的状况。
在岩溶地区进行桥梁施工具有很大的风险,岩溶地区复杂的地质特点,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岩溶区域,不能因为在这样的地区施工很棘手就放弃克服它,只有加强对岩溶地区的科学研究,在施工之前做好预防的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小心谨慎,才能克服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刘欣.浅谈岩溶地区桥梁桩基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0(17):89.
[2]艾诗明.武汉三环线东段九峰高架桥岩溶桩基处理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1):207+209.
[3]黄得万.岩溶地基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1(07):260+220.
[4]郝晓光.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的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1(11):110+10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