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鉴于目前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规范、规程较多,既有国标、部标,又有行标、地标,且各种规范、规程的要求也有不一致之处;又鉴于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市场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勘察行为主体在技术方面的大方向和原则上基本达成共识,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多从细节上下工夫,使自己提供的勘察成果更直接、方便地满足设计的需要。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必要性
岩土勘察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的地基,即施工现场的岩土体,岩土体在自然形成过程中因为环境条件不同,建设场地也具有较高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在设计施工前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对岩土体性质以及问题等进行确定,并将各种信息编制成勘察报告,以此作为工程建设设计的重要依据。另外,岩土勘察工程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合理性对工程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勘察时,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要求勘察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分析与研究,避免出现凭经验填写报告现象的发生。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勘察报告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勘察效果。
二、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地基设计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只有保证其规范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从而促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但是,由于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范性,在具体的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其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岩土工程勘察的地区限制,导致无法有效地保障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次,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由于只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必要的勘察,却忽视了一些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同时,由于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比较保守,造成了建筑工程勘察成本的浪费。
(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在开展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安全地开展施工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由于施工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素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准备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工程项目勘察施工的相关材料收集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对施工地域的地形结构的具体情况以及区域地面高度了解不够等,有的甚至可能导致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纲要文件准备不充分,最终致使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勘察准备资料不合理
按照相关规定,在岩土勘察前必须要对周围坐标以及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性质、基础形式、结构特点、荷载、埋置深度以及地基允许变形等信息进行收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多的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投入,缩短工作时间,在对此类信息进行收集时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导致资料收集不完善,工程拟定地面整平标高与结构形式不明确,并且设计单位在技术要求上相对缺乏,不能对勘察过程中发现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因为准备资料的缺失,勘察单位不了解建筑工程结构特点以及地基形式等,不能按照设计要求以及建筑荷载情况编制勘察报告,影响报告的深度与广度,降低其真实性与有效性。
(四)勘察数据真实性低
勘察报告的编制应该是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后,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的结论,其结果与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就岩土勘察现状来看,存在很多勘察设计单位不能严格按照实际内容进行编制,更多的是没用的套话,没有与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相联系,对于勘察后获得的数据信息等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且更多的是勘察设计人员以自身的经验的完成报告的编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有效建设。
三、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纲要的编写和审查
在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中,积极做好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写和审查关键要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操作规定、实施标准和有关勘察纲要等方面的审查,尽量避免分析评价结果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勘察纲要的报告文件,更要做好必要的审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保证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了保证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充分合理,促使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则需要积极做好建筑工程实施的相关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地基设计工作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充分准备。
(三)加强勘察准备资料管理
为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加强对准备资料的管理,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纲要。首先,应严格审查勘察报告内容,确定工作量、资料分析以及勘察质量满足工程需求,尤其是要加强对基础选型的论证、施工场地稳定性评价以及施工中应注意问题等,在所有问题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其次,准确分析施工场地地质性质,处理好一切细节,例如勘探孔深、勘察间距,以及勘察孔布置等。其中勘探点布置,应前期对场地进行踏勘或搜集场地最新地形图,为勘探点布置做好充分准备,在场地地形平坦,地质情况稳定的区域,可以加大勘探点间距减小勘探孔深度;对于地形复杂,地质情况复杂的区域,应适当减小勘探点间距加大勘探孔深度。最后,需要详细划分野外地层,可以根据现场土层的状态、湿度、颜色等信息并结合原位测试试验进行划分,为后期室内资料整理提供真实性较高的地质资料。
(四)准确编制勘察报告
对于勘察报告的编制,必须要建立在资料数据的有效整理基础上,很多勘察单位采取分工制度,即将勘察施工与报告编制由不同部门来完成,现场技术人员将勘察原始资料交给编写人员,由编写人员来进行编制。但是因为编制人员并不了解勘察实际情况,往往会造成报告严重失真。因此,为了保证勘察报告的有效性,应该加强技术人员与编制人员的联系,当存在基坑工程,场地周边情况复杂,勘察报告编制人员必须深入第一施工现场,对勘察现场情况和地质资料有了大体的了解,对勘察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在全面掌握所有情况下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确保报告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随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逐步改革与深化,勘察设计单位将完成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所以重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时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在相关主管部门和所有勘察从业人员的努力下尽快改变现状,利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新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使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行业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孟令军.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2,12:37.
[2]韩亚明.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10:51-53.
[3]康朝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77.
[4]郭哲峰,贾素勤,王仙伟.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1,10:22+24.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