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的特点
1、事故多发性
尤其是近段时间的桥梁事故发生情况太频繁,究其原因,除了各种客观因素之外,施工前的施工设计和方案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许多桥梁和其他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倾斜!出现裂缝等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经济损失和生命危险,也给建筑施工带来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
2、潜在性特点
对于现代建筑的地基施工,无论是施工的主体,还是施工的工序,本身都带有复杂性,只有在前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后一道工序。这就要求在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核查和验收,对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3、严重性特点
一个建筑工程在完成后,从投入使用开始,一旦出现地基施工质量问题,几乎是不可能进行工程恢复的。由地基造成的建筑质量问题,其带来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前期的资金投入,因为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往往就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对高层建筑来说,地基基础出现问题,便会迅速地扩散到整个建筑工程,但这种地基问题的发生却不容易引起注意,但往往会带来灾难性事故。
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控制
1、控制工程标高
在地基工程开挖时,要想有效地控制基地标高,为此,在施工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按规范要求放坡,如场地狭窄,考虑钢支撑。如果有地下水还要考虑降水,水位不高的话用集水坑抽水。②在标高控制时,按一般的设置方可;如果视野允许可以用全站仪控制开挖标高,在浇筑混凝土垫层的时候用水准仪抄平;水平控制桩在基坑边缘设置一个就可,注意使用之前要进行复测,从而来提高工程所需要的精度。
2、明确施工工序
①在工程施工中,要对基底情况有一个全面大体的了解,如是否有流砂、管涌等现象;检查排水情况、支护情况、基坑变形、周边堆载、周边管线。②材料准备,特别是地基的专用的材料,如地基大多有厚底板,要有测温管、温度计等等,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保证这些材料及进到位地到达施工现场。③在挖土工作中,一定要保证挖土时,要设有坡道,同时,还要注意坡道的防滑效果,在开挖结束后,将施工现场以及外围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④材料运输,对对于材料的垂直向下运输,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的标准进行,如钢管、钢筋、混凝土等等,并且要为施工人员留出工作通道。⑤桩基检测,通常情况下,地基都会有桩基,因此,一定要对桩基进行变形检测,并且做好相关的配合。
3、优化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完成:①要做好工程的参照标点,可以利用现在的经纬仪控制标高,以此来提高测量水平,进行保证基坑质量。这种仪器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mm以内,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标点打好以后,调整水平尺,然后利用标杆下反尺寸控制地基标高。②在工程中,还有悬吊钢尺法和逐级转站法。其中,逐级转站法,就是根据放坡开挖,从上面一站一站转下去,最常用的方法是倒塔尺法,注意往返侧,可以复核,而悬吊钢尺法,要求一步到位,在基坑直接悬吊钢尺,下面悬吊5kg铁锤,前后观察两次,前一次和后一次钢尺起始位置一般错开10cm,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校核。③对于开挖结构标高,现场不好测放,因此,需要勤放标高,同时,在做垫层同时,还要控制好混凝土或底板的坡度测放,进行保证基坑质量。
4、科学组织施工过程
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基涉及到的施工工序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各个工序的有序进行。在工程施工中,主要的施工工序有:降水施工,支撑系统施工,土方开挖,以及基础工程施工等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就是降水施工和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①降水方式的设立,应该以满足设计要求为最终目的,无论是轻型井点降水还是大口径井点降水,其最终的效果应该保证在基地以下1~2m为宜。②支撑系统的选择:在施工现场,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所有影响因素,采用放坡的方式,进行工程施工。③在选择支护形式时,必须要由专家以及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讨论和认证后,按照施工方案科学施工,从而来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基坑回填以及细节处理
在回填工程中,基础施工完毕需要进行第一次回填,在地下室施工完毕以后,应进行第二次回填,这样,采用正确的施工方式,保证工程质量。但是,在工程中,由于一侧回填会造成一侧的侧压力过大对根部造成剪切,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所以,不建议单独一侧进行回填,若是,必须要进行一侧回填,一定要以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为标准,根据回填土的高度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计算,得到土的侧压力,通过工程的所有参数,保证工程基坑剪切荷载最大处的抵抗能力,以此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此外,对于回填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软土,如粉土、粉质粘土、全强风化岩之类的,同时,保证回填土本身的质量,如土质情况,含水率,杂质等,一定要符合工程要求,不能含有如杂草一类的有机物,最后,需要明确回填方案,包括回填次数,每次回填的厚度,所用机械等,一般要求,每次回填厚度控制在250mm左右就。
三、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放线
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精确、详细、周密的测量能确保地基工程顺利安全的施工,并为上部结构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线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手中的科学仪器,提升施工质量。地基施工中利用新仪器和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程测量人员要不断的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仪器,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提供更为精确和周密的数据而服务。
2、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
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是确保地基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份。地基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整体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要确保原材料的达标性,既原材料一定是出厂合格产品并符合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要求。在地基施工的每个阶段都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以此提高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把关上,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有必要的进行调研的,可以去原材料生产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原材料的真实性。施工中进场的原材料必需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统一严格的检查与审验,生产厂商对于每批的进场材料都要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有必要的还需进行化学试验,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质量。
3、高层建筑地基水泥灌桩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地基多采用水泥灌桩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施工,钻孔灌桩技术中每个施工步骤都对地基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钻孔和水泥灌桩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前对钻孔机器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底座和顶端的平稳,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底座的移位和下陷影响了灌桩的质量。当钻机达到设计高度后,需对孔径的大小,钻孔的深度和垂直度进行详细的检查,达到设计标准后请监理工程师对钻孔进行合格性检验,并填写钻孔检验记录,完成钻孔工作。灌桩进时所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以混凝土为主,目前较多的施工单位都采用成品泥浆进行钻孔灌桩,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进场的泥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的检验的同时认真审核确保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4、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
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中,要完善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得益于企业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有效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熟练掌握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要制定相关的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部门要加强培训和管理工作。要通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来控制施工质量,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唐忠茂.论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114-115.
[2]王志寒.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特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J].商品混凝土,2013,05:98+100.
[3]杨宗雄.浅谈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J].河南建材,2013,05:129-13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