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

2015-07-16 127 0

   一、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的种类
 
  1、软质粘土
 
  软质粘土也叫做软土,它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大约形成于第四世纪晚期,一般都是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等粘性沉积物亦或是河流冲积物,大多都是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湖泊等的附近地区,其中十分常见的便是淤泥和淤泥质土。在一些工民建工程中,特别是南方地区,经常会遇见这种软质粘土的地基土,这种土质十分不利于地基工程的建设,因为它的承受能力不足而且强度的增长比其他土质要慢很多,而且在这种地基土上增加负荷以后会出现变形情况,而且受力极不均匀。此外这种土质的渗透能力特别不好,而且会出现流动情况,我们把这种土质认定为不良地基土,针对这种土质的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置换法、预压法等措施。
 
  2、杂填土
 
  杂填土是民工建设工程所需要克制的不良地基土。杂填土的分布范围很广泛,这种土不是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土质,是人们长期生活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垃圾在外界环境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非常复杂的构成成分。这种土质根据来源进行了分类,有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生产垃圾土这三类。杂填土的特点是成本复杂,种类多,而且可以随意堆积各种形状,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如果使用这种土作为地基,建筑在后期可能会出现沉降现象,所以对于这种不良地基土要进行改造,改造成可以承载整座建筑物,并且能保证建筑的质量。
 
  3、饱和松散砂土
 
  这种土质主要包括两种物质组成,一种是细砂,一种是砂粉。这种地基土本身确实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如果受到外力的猛烈撞击,就可能导致地基土内部出现液化现象,导致整个建筑物出现变形,特别是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物坍塌,危害人们的安全。
 
  4、膨胀土
 
  膨胀土是一种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的土质种类,它主要由蒙脱石组成,正是由于这种主要成分也就决定了它的土质特点分为以下几点:具有失水收缩、吸水膨胀、浸水承载力减弱等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正是由于它的土质特点所决定的。干缩裂隙发育,这种特点的存在将使得膨胀土处于一种结构不稳定的状态。反复胀缩变形,这种特点会使得它的形态极其容易发生变化。这些特点均表明它的性质不稳定性,只要膨胀土的含水量稍有变化这都会造成严重的有害膨胀现象,这种危险隐患的随时存在性使得这种土质的使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二、不良地基土的主要危害
 
  1、容易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现象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沉降是很危险的,不仅会导致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下降,还可能会引发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很多,而由地基沉降引发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不良基地内部的结构不是很稳定,承受力不大,如果上面有建筑物,可能会因为负荷压力过大,致使建筑物沉降。
 
  2、可能会导致土坡失稳
 
  不良的地基土也可能会引发建筑物土坡失稳的问题。所谓的土坡失稳就是说土坡原本的平衡出现偏差。原本平衡的土坡受到外部的冲击力,导致土坡内部的结构出现了问题,使得土坡的某一部分沿着某一方向出现向下平移或是向外横移的问题,使土坡的整体稳定性遭到破坏。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地基不良问题,降低出现土坡失稳问题的概率。
 
  3、直接影响着地基的承载力
 
  其实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不良将会直接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在地基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建筑物的负荷不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地基不良,整体的承受力也会下降,如果建筑物的负荷太大,建筑物就很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能有效地支撑地基上面建筑物的重力,使得地基内部的剪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地是基的周围有很多隆起的地方,程度各不相同,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建筑物移位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宜继续施工,不然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比如建筑物倾斜或坍塌等。
 
  三、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
 
  1、置换法改造技术
 
  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面对不同的施工土壤,我国地狱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状况存在不同的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土壤均有可能出现,所以,通过对不同土壤进行专项的施工处理,势必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在新时期我国生产力不断上升的今天,通过对一定路基范围内进行土壤的置换已经不再成为难题。所以,当遇见部分路段出现地基土不能适应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一种置换的方式将地基土进行掉包。其次,如果不能够通过更换地基土进行地基的改造,就可以通过强夯置换的方式,对整个地基土进行土壤的夯实加固。
 
  1.1换填法
 
  换填法也称换土法。所谓换土法是指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土清除,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开挖换填天然砂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用挖掘机挖除,用天然砂砾进行换置,开挖换填深度在2m以内,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
 
  1.2强夯置换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与其它技术不同之处: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m以上。
 
  2、地基降水法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建筑的施工地理环境进行选择对于整个施工建设也是存在影响的。由于建筑场地的施工周边环境对于施工地点会造成一定的连带性地理性影响。如果将施工地点选在外部环境存在大量地表水的位置,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地表水会通过渗透对整个地基造成影响。在地表水长时间的侵泡过程中,地基质量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整个工程无法正常进行。不过,一旦施工地周围存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水位的方式,减少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地基降水法,实际是降低建筑周围地下水的水位,来减少外部环境对地基土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土抗压能力的一种手段。地基降水法的施行不是针对地基土进行相应的改造,而是对周围地下水进行处理,在施工前要对建筑周围的地理环境做以充分的了解,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以及对建筑的影响程度,然后开始对地下水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有效的减少地基土内的空隙及外部压力,保证地基土的正常承载,保证建筑的正常使用。目前,我国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不乏采用地基降水法加固建筑地基土的案例,一般多采用喷射井点、轻型井点以及深井井点来开展地基降水法的施工工作,而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预压法改造技术
 
  采用预压法改造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尽量避免建筑物建成后出现的沉降现象。所以,预压法改造技术是先在地基上采用静荷载,让地基压密,然后再除去荷载的一种方法。在淤泥、黏土等软弱土的地基上比较适合采用该方法。从技术上来讲主要有两种: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真空预压主要是先在粘土层上铺一层砂砾,然后覆盖上土工薄膜并进行密封,最后通过真空泵对地基抽气,通过真空压力和大气压力把土中的水分抽出,有效的对地基进行固结并加固;堆载预压就是把类似于土、砂等重物堆放在地基上进行预压。
 
  四、结束语
 
  工民建只要是指用于工业使用和民用住宅的建筑工程。在工业的带动下,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之下,近年来,我国的工民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为了进一步提高工民建的基本质量,各施工建筑单位,必须立足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同时,加强对不良地基的巩固建设工作,也能够提高我国建筑的整体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冯文庆.浅析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223.
 
  [2]张宣.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探讨[J].民营科技,2014,04:179.
 
  [3]彭龙川.在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219.
 
  [4]黄俊杰.浅谈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199.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