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工程一线的80后

2014-05-04 168 0


 
      2008年,与挖掘机的初始之缘
    也许是因为年少的轻狂,也许是因为放纵而未曾收起的心,走出校园的张立波对未来的规划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的择业之初的想法,是源于父亲的期望。张立波的父亲是吉林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对于儿子,父亲并不希望张立波一辈子都与土地打交道,希望他能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开启自己的一片天地。从那时开始,张立波就开始为自己策划未来。带着父亲的希望和自己的还未确定的梦想,来到了长春的一所技校。
      那一年是2008年,张立波只有20岁。进入这所技校,他与挖掘机的缘分似乎显得有些随意。他选择学挖掘机这个专业的理由,仅仅是可以早早出师,投入工作。就是这一瞬间的选择,让张立波与挖掘机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张立波找到了开挖掘机的第一份工作。与其说是一份工作,不如说是无薪水实习。经历四个月的实地演练,不仅他熟练了挖掘机的各种操作方法,而且,他的踏实,负责和快速成长起来的操作机器程度,也得到了老板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2009年,低薪工作 无法掩盖年轻的魄力
   2009年初,张立波再次回到了去年那个实习的工地。这次回来,张立波的工资由负数变成了1000元/月。虽然收入看起来微薄得有些可怜,但是这人生的第一桶金是他创富的一个开端。那一年,他才21岁,对金钱财富并未没有成型的概念。
      张立波第一次对自己工资的不满足,是源于一种“不服气”。
据张立波回忆,那一年,一个学挖掘机,技校刚毕业的朋友,找到了他,请求他帮忙。没过多长时间,他为这个朋友也找了一份工地上开挖掘机的工作。而不同的是,这个朋友谎报了机友的收入,而因此获得了1800元/月的薪水。当时的张立波由心底感受到不平衡,毕竟他当初刚来工地的时候,没有工资,还要向老板交一点学费。年轻的心有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但也会像火山一样地爆发冲动。于是,他辞职了。
      他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大庆。那个时候,他来到了一个招聘挖掘机手的现场。当这个老板问他的工资要求的时候,他说:“您别看我要多少钱,你就看我值多少钱。我在这干活,你看着。你要感觉行,我留着;感觉不行,就不留。”这段话不仅让人看出一个东北汉子的铁铮铮的志气,更让人感受到张立波从内到外的自信流露。从他接触挖掘机以来,他都一直在认真学习,认真工作。所以他的操作技术再次被认可。
      2010年,个人价值的快速升华
      2010年,张立波结婚了。因为工作,他再次来到了长春,直到妻子生孩子,才回家。由于9月份正值工程热季,他仅仅请了一天的假,又回到了工地。那时候,他22岁,工资3000元/月。当时,张立波的操作技术已经很成熟,并且有他的工作,能让老板一年多赚取3万元的利润。于是,老板自己提出将他的工资涨到了3500元/月。到了年底,老板亲自去了张立波的家里,拜访了他的父母,还看了他的孩子。在张立波看来, 2010年是他从事挖掘机行业以来最平凡的一年,实际上,这一年是他的个人价值升级体现最明显的一年。
       2011年,始于买挖 一路艰难地寻找商机
  2011年,张立波突然有了买挖掘机的想法。这种想法在他的生活圈子,引起了争议。而他对买挖掘机的事情并未因为部分人的怀疑而左右。现在,当他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对那些不看好他买挖掘机的人,有点抱怨,显得不成熟。毕竟那个时候,他23岁,对身边的大多数人来说,他还是个孩子。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对买挖掘机有着过分的执着。他的这份执着源于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对未来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的确定,也或许承载着父亲的期待和信任。当大多数人都在持担心的态度的时候,他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但是,挖掘机的价格毕竟比别的商品要昂贵,买挖掘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次买挖掘机,未与买家达成协议。张立波又走进一个工地,找了一份工作。这次,他的工资4000元/月。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是他不放弃购买挖掘机的计划。于是他告诉老板这个想法,并表示,他可能在这里工作不长。老板见他的操作技术熟练,工作效率很高,并没有因为他的想法而不接受他。然而,这份工作却意外地让张立波成功地购买挖掘机。
      2011年,这个老板的的收益由于工程量的减少,收益并不好。以他专业的眼光来看,这台日立挖掘机虽然是二手设备,但是基本上是个十成新的产品。他以原价购买,并不吃亏。张立波就从老板的手里将挖掘机买来,首付10万,老板购买此挖掘机的贷款全部转给了他。
      成功的买挖,意味着张立波从此以后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要进行180度地旋转。家庭的重担和贷款的压力,让他感觉到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责任。白天,他在工地上徘徊着寻找商机,不免会遭到拒绝,甚至冷语相对。他没有放弃。早晚在家和工地之间的来回,他要走上很长的路。有的时候,有公交车,会乘坐一段。但是大部分,家和工地之间,步行的时间仍然是最长的。每天如此,父亲看着儿子这么辛苦,就建议他买电动车。但是在张立波的心里却有着一种骨气。因为养了挖掘机后,没有赚到钱就不会多花一分钱,即使仅仅是一个电动车的钱。父亲很了解他的执着,但也不忍心看到他那么辛苦,就将女儿的自行车借来,当做儿子的每天来回的交通工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工地之间处处碰壁后,张立波终于遇到了一个需要挖掘机的工程商。对于他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展现的机会,因为以他的操作技术,在所有见过他工作的人眼里,都是优秀的。因此,他的商机从这时开始。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效的作业效率让张立波,在短时间内,从无人问津,到成为工地之间争抢的人才。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张立波当初就像一个被掩盖光芒的金子一般,一旦剥开乌云,发出的便是令人惊奇的万丈光芒。赶上金九银十的热季,张立波,让挖掘机净利润的达到了12万。这台挖掘机曾经被人放弃过,也曾经在张立波创业初期被人冷落过,但是如今,它同样在张立波手里,华丽地转身,变成工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2年,事业步入正轨,理想越现越显
    事业逐渐地步入正轨,张立波在工作的时候,一直都处于开心的状态。或许那种辛苦的汗水对他来说是甜的。这种甜不仅仅来源于财富的创造,也来源于成功的喜悦。而他并没有安于这种现状。2012年,他24岁,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还买了第二台挖掘机。那个时候的工程量已经相对于前几年,暗淡了一些。但是,张立波的生意却没有因此而萎缩。淡季的时候,他的挖掘机还是会开工。热季到来,他还是人人争抢的优秀机手。
      张立波,一个战斗在工程一线的80后,用诚信和汗水,成就了今日。从择业初期的迷茫,到寻找商机的一路坎坷,再到轰轰烈烈地奋斗在工地。他的故事里,既有80后人的冲动,又有面对困难坚定不移的信念,还有对家人的责任感。那段日子,他曾痛苦过,但没有看低自己;他曾知足过,但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曾失败过,但没有放弃。从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创业的疑惑在一份执着中,变得清晰;我们也能看到创业的艰难,在一个人的斗志中,变得微不足道;我们更看见,几年的的磨练,让张立波从一个没有人生概念的毛头小子变成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所有人都相信,张立波还很年轻,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之路,他还会继续成长。这颗耀眼的金子将会发出更加闪亮的光芒。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