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鬼城”现象背后的根源

2014-04-29 614 0

 

                                        文/吴越

 

近年来,部分城市的急剧扩张,已经涌现越来越多空城,高大密集的楼盘中,少有人烟,晚上偌大城区只有两至三成灯光点亮,孤零零毫无人气可言,看似“鬼城”浮现。有资料显示,仅去年国内就出现了12座新“鬼城”,在这些城区内,多数楼房都是空置率极高,有的甚至无人。看着这么多的“鬼城”,不禁想到一些名词:即蜗居、蚁居、洞居之类。

平时,同购房者聊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房价:“房价什么时候能让工薪阶层承受得起?”,“什么时候不靠‘啃老’能住上房子?”当这么多的问题出现在眼前,再浮想起12座新增鬼城的颓废景象,一边是建造好的新房无人居住,一边是那么多群体无房住,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令人既啼笑皆非、又不免心中酸楚。

2013年起,我国鬼城逐渐增多,如媒体报道的鄂尔多斯市新城康巴什、杭州天都市、河南鹤壁、湖北十堰和山东威海等,纷纷加入“鬼城”行列。“鬼城”究竟有多少?并没有官方统计数字,我们所听闻的也仅限于媒体的报道,“鬼城”开始从三四线城市,已蔓延到一线城市,范围逐渐在扩大。

 “鬼城”的出现,是建筑房地产业失衡所暴露的一大问题,其与城市急剧扩张密不可分。认真研究“鬼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解决“鬼城”问题的基本途径。

  从现有情况看,“鬼城”现象有三种类型:一是房子规模供大于求,在投机性购房受到控制的条件下,这种情况暴露得更彻底;二是房价居高不下,多数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望房兴叹,买不起房;三是在房子滞销的情况下,继续卖地造房的势头没有减弱,造成房子恶性积压,成为房市中不可忽视的泡沫。

  “鬼城”的“鬼因”在哪里呢? 支撑房地产业发展的要素很多,但根本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地根”,二是“银根”。所谓“地根”,就是地方政府经营的土地;而“银根”即为金融机构投放的贷款。笔者认为根源就在这两个方面。

地方政府几乎依赖“地根”

关于“地根”,中国的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国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控制权在中央。但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控制权,一直在地方政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加之基础薄弱,大量的地方政府是“吃饭财政”,赤字财政的矛盾相当突出。随着区域发展、区域竞争、区域竞赛的形势加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发展的压力加大,剥夺农民廉价土地、高价出卖土地增加地方财政,成为一些地方的唯一出路。很多地方土地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因此,各地对出卖土地积极性很高,地方不根据实际需求指导房地产开发建设,开展大规模卖地建房造城运动,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住房消化能力本身就差,成交量持续走低,导致库存量越积越多,供大于求,空置率随之变高,“鬼城”应运而生。这也是导致中央近年来不断强化的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

金融部门提供“银根”支持

  关于“银根”,房地产发展,重要的条件是货币资本支持,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中国的金融部门虽然经过改制,已经进入市场化经营,实行企业化机制。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国家对金融部门实行“保姆”政策,金融部门不但风险意识不强,反而优越感超过任何行业。在这种具有国家保障的条件下,房地产业回报率很高,风险小。因此,金融机构对投资房地产不但积极性高。这种利益趋动致使金融机构投向房地产业银根严重失衡。在前10年,房地产问题暴露还不严重的时候,各地金融机构在贷款余额中,房地产投入比例最高,如果加上投入房地产的建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总额有的已经超过了40%,这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所罕见的。现在房地产业遇到了冷冬,金融业被房地产捆绑,这时候,金融机构多数与房地产商建立了“抱团取暖”的默契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即房地产商通过“以贷还贷”的办法,从金融机构取得再贷款。具体做法是,企业通过房产或土地滚动抵押的方法,进行重复贷款。金融机构取得了账面上的效益平衡,房地产商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由于多数房地产商前期已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现在再贷款利息的压力仍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商稳坐钓鱼台的主要原因。

通过解读根源,可见解决当前“鬼城”现象,一定要在源头上下功夫:首先必须从控制地方政府无序卖地入手,把卖地规模降下来,甚至可以把卖地许可权收回来,把地价控制下来,把卖地收入分配平衡起来。而解决“银根”问题,重在控制投放规模、投放结构、投放期限,动用利息杠杆工具,差别化地加以严格调控。

责任编辑:左传文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