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地标建筑应传承城市文脉

2014-04-23 167 0

 
作者:金可镂

王受之:地标建筑应传承城市文脉
王受之

  近日,著名设计史论家、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做客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讲述了中国地标性建筑的发展和症结。

  说到地标性建筑,你能想到什么?天安门、“鸟巢”、广州塔、国际金融中心……究竟何为地标?中国的地标性建筑经历了哪几波风潮?地标建筑应如何传承城市的文脉?

  芳村“大铜钱”是广州脸上的一道疤

  “建筑在国外,在中国只有房子。”一开场,王受之就套用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查尔斯·詹克斯的话,来形容中国的地标性建筑。

  在他看来,中国的地标建筑多以配置豪华和体型巨大而闻名,但却往往因浪费资源和破坏天际线而引起民间的愤怒,如今已到了非讲不可的地步了。

  “随着国家权力的膨胀,就需要修建地标建筑,财富积累得多了,就非要修一栋房子烧一下。”王受之说,“古代的地标性建筑基本与宗教有关,而如今却大多依靠政治权力和财富权力。广州在芳村搞了一个‘大铜钱’,那个‘大铜钱’我看了之后特别痛苦,黄颜色的,非常恐怖,那就是广州脸上的一道疤。”

  中国修建地标性建筑的第一波是在民国时期,王受之说:“彼时,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上,极力倡导中国固有之形式,即以民族形式加上现代化结构,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等都是那一时期的杰作。从观音山、越秀山、中山纪念碑走下来,一直到海珠桥、海珠广场,在这条城市中轴线上,做了不少地标性建筑,民国时期的广州城市布局是最漂亮的。”

  在他看来,民国年间的中国大城市最有民族像,“广州就是广州,上海就是上海,风格不一样,不像现在,到处都一个样,有了雾霾大家都看不见。”

  地标建筑不应破坏城市文脉

  “地标性建筑应该以不破坏城市的文脉为前提,这个城市是它的一个母体,母体里面长出新的东西,应该放在新的地方。”王受之认为,不能把一座建筑与其所在的城市隔断,建筑不是展品,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我们恰恰就做了很多与这个城市没有关系的建筑,反而把与城市有关系的东西都给拆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王受之回忆,曾经的人民南路到西堤一线,是广州的繁华之路,小时候常到新亚酒店吃西餐,足足可以与香港的湾仔相比,“后来来了一任市长,要搞一个高架桥,人民南路就完了。”城市建设与政绩挂钩,是中国地标建筑井喷的原因之一。

  “中山纪念堂、光孝寺、上下九,一想到这些,就知道这里是广州,但你再想想另外一个广州,太古汇和珠江新城,珠江新城是一个什么城?路很大,晚上没人走,吃东西的地方还特难找。”

  在他看来,20世纪90年代,石油国家大肆搞地标建筑的土豪风很快就刮到了中国,这股风对于城市文脉的切割太严重了,政府依靠行政权力,用纳税人的钱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建筑。这些建筑和老广州的联系缺少一点东西,“缺的这点就是依靠城市的慢慢发展所积累起来的文脉。”

  保育老建筑应靠严格立法

  对于近期广州城中热议的骑楼保护问题,王受之建议,应该依靠严格的政府立法,而不是单靠行政的手段,有很多建筑够不上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的保护,但它本身有价值,这时候就应依靠立法来明确。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除了需要建筑方面的专家,研究文史的学者也必不可少。

  讲座现场,有观众问到,如果用一个颜色来代表广州的建筑,会是什么颜色?王受之给出了白、黄、灰三种可能性,北京路、上下九骑楼建筑是白颜色,大沙头一带是法国式的黄色,叫广州黄,很反映广州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形式,巷子里面的建筑是灰颜色的。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