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为钢贸信贷“护航”

2014-04-16 147 0


   长三角地区,作为钢贸信贷的腹地之一,也成为钢贸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重灾区,没有之一,这两年来,银行业一方面在加快核销不良贷款,同时也急剧收紧了钢贸的“钱袋子”。
  上海银行业的钢贸融资余额从最高峰值的2800亿元降低至目前的800亿元,挤泡沫挤出了大量不良资产。据中信银行相关人士透露,今年2月份,该行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度不良资产核销额度增加32亿元的议案,新增的不良资产主要就是2011-2013年间形成的钢贸行业不良贷款。截至2013年6月末,中信银行钢贸企业贷款余额400亿元左右,不良率超过8%,且关注类贷款近50亿元,一度推高该行长三角不良资产。除了中信银行外,民生、平安银行关注类贷款中,钢贸类关注贷款同样占比较高。
  在钢贸景气的时候,掩盖了虚假抵质押,重复抵质押等钢铁贸易融资,而风险爆发之后,银行对钢贸贷款收紧对钢贸业冲击很大,但问题还得解决,原有的模式出了问题,上海银行业今年推出动产质押信息平台,防范虚假贸易,重复质押等问题,在技术层面降低融资风险。
  钢贸融资风险引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过去几年钢贸融资景气的时候,银行看中钢贸业短期融资的高利润低风险,当然这个时期已经过去。现在钢铁行业低利润使得钢贸业从业人员大幅缩减,上海等地区比较强的企业面临风险更大。其风险来自前期的扩张,和当下钢铁业利润低下,存本高利润低,资金链又变得非常脆弱。钢贸商要给钢厂现金获取钢材,但是销售给下游房地产等行业有一定账期,大款额可能拖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这种不对等使得钢贸企业需要大量现金流来支撑企业运行,在钢贸发展好的时期自然没有问题,但是随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及钢贸虚假骗贷等问题率先爆发,牵动整个行业神经,行业信誉日益低下。
  在技术层面上,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做到了将钢贸等动产融资风险降至最低,但是行业利润低下,产能过剩,已经使得传统商业模式遭遇挑战等钢铁行业问题,才是钢贸融资风险爆发的深层次原因。银行欲重建信心,加强对钢材等动产质押全程流程风险管控,完善银行业务模式,对于存活下来的钢贸企业来说,是一种福音。
  据悉,目前全国钢铁业的负债总额约3万亿元,负债率近70%,其中银行贷款约1.3万亿元,其余社会融资最终也多指向银行。现在钢贸信贷收紧,使得钢厂依靠钢贸资金“蓄水池”也大大降低,钢企资金链也出现问题,这种问题并不是单一的,海鑫钢铁只是最先冒出来“出头鸟”。
  笔者认为,融资大环境改善,最终得依赖于钢铁行业好转,钢贸企业转型,提高行业利润,信誉。而类似银行动产质押信息平台,是银行率先走出了一步,创新性地优化钢贸融资模式。那么对于现在的钢铁电商、互联网金融能够为银行、钢贸商主体之间的融资服务在未来可能做出一些突破性的改变。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