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兰州市政府召开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做了动员讲话,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兰州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工程。28日,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全线各标段分三类进行主体结构围挡
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车站主体及区间隧道共分三个标段、14个工区进行建设,由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体建设第一标段(陈官营停车场—西站十字)和第二标段(西站十字(不含)—东方红广场站),由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体建设第三标段(东方红广场站(不含)—东岗站)。
根据不同情况,全线各标段被分为三类进行主体结构围挡。第一类为管线迁改、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无交通导改工程,具备整体围挡条件。主要有陈官营明挖区间、奥体中心站、马滩站、七里河站、西关十字站、拱星墩站、东岗站。已于3月中旬开始进行围挡。其中3月28日左右,马滩站、西关十字站东段、东岗站开始围护结构施工;4月10日左右,陈官营明挖区间、奥体中心站、拱星墩站开始围护结构施工;4月20日左右,七里河站开始南侧半幅围挡和铺盖施工。
第二类为管线迁改工作尚未完成,目前不具备整体围挡条件。主要有土门墩站、西站十字站、盘旋路站、东部市场站。计划近期临时围挡,进行管线迁改、交通导改、临时设施建设及“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5月开始进行围挡。
第三类为受设计方案、征地征收、管线迁改、交通疏解、人行过街天桥等因素制约的,主要有陈官营站、西客站站、小西湖站、文化宫站、省政府站、东方红广场站、五里铺站、焦家湾站。3月底临时围挡,开展各项前期工作。6月份开始主体结构围挡和围护结构施工。
“先疏后进”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压力
按照工程设计和进度要求,自今年3月至2015年8月的18个月是土建施工期,也是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将在东岗路、西津路东西向主干道进行车站开挖施工,涉及西站十字、小西湖、文化宫、西关十字、省政府、东方红广场、盘旋路、五里铺等城市核心繁华区域,势必对市民出行、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在交通疏解方面,建设方按照“先疏后进”的原则,首先建设交通疏解便道,再进行车站围挡施工,使得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市轨道公司科学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按照“一个站点、一套方案”的原则,确保道路“借一还一”或“借三还二”,最大限度还原车辆通行路面宽度,使车流围绕施工区域外侧单行。施工过程中,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使用盾构机械在地下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对于对西站十字站、七里河站、小西湖站、西关十字站、东方红广场站、盘旋路站、东部市场站等城市道路断面较窄、交通特别拥堵的站点,将采取局部盖挖顺做法施工,缓解施工现场交通压力。
另外还建立交通疏解应急响应预案,确保出现严重交通拥堵后,各方联动,以最快速度恢复道路通行。
做好文明施工严控噪声、扬尘污染
据市轨道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抓好工程进度管理和安全质量的同时,为了加强文明工地建设,市轨道公司还编制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从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过程控制、现场管理四个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兰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源头把关、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监管。落实施工现场,洒水、遮盖等抑尘措施和渣土运输车辆出场前轮胎冲洗措施。实施施工工程扬尘防治保证金制度,采取挂牌、处罚、曝光、“黑名单”等措施,确保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为防止施工噪声污染,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相关规定,实施界限内噪声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居民、学校和医院正常工作生活的干扰。
1号线一期工程2016年底建成试运行
1号线一期工程东起城关区东岗镇,西至西固区陈官营,东西横贯中心城区,串联了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是兰州市从东向西的主干交通线路。全线长约26.7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20座车站,自西向东依次为陈官营站、奥体中心站、世纪大道站、迎门滩站、马滩站、土门墩站、西客站站、西站十字站、七里河站、小西湖站、文化宫站、西关十字站、省政府站、东方红广场站、盘旋路站、五里铺站、东部市场站、拱星墩站、焦家湾站、东岗站。1号线全线共设5座换乘站,在西客站站、东方红广场站、五里铺站与2号线换乘,在西关十字、东岗站与3号线换乘。此外,在东岗镇设有1处综合基地,在陈官营设有停车场。
全线开工后,计划2014年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全部完成,土方开挖完成85%,主体结构完成50%,区间隧道掘进完成20%,完成投资30.7亿元。2015年8月车站主体结构基本完成,2016年3月全线隧道贯通,2016年8月轨通,2016年10月电通,2016年12月底建成具备试运行条件。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