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正当其时 需严把质量关

2013-11-29 147 0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李克强总理将首次出访锁定在中东欧国家。他于当地时间25日抵达罗马尼亚,旋即展开密集外交活动,马不停蹄“推销”中国装备,宣布合作共建匈塞铁路。当地时间26日中午,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在罗马尼亚议会宫共同参观了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

    李克强说,基础设施和装备制造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的一个重要支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都有责任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增强优势互补的合作,更好地用这个支点撬动和释放彼此合作的巨大潜力,使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16的合作产生远大于17的效果。

    李克强总理当地时间25日在中东欧国家媒体发表题为《跨越千山万水的问候》一文,文章中他指出,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都面临改造更新问题,中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工程建设水平高、设备性能好,总运营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完全有把握高质量承接中东欧各种交通基建项目。

    在宣布共建匈塞铁路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中方愿与有关国家一道,将铁路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目前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向国外输出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产品,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也是达到“双赢”的好机会。而李克强总理亲自“推销”中国装备,对中国经济本身具有重大意义,他拉开了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的大幕。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装备制造业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投资规模比较大。二是产业的带动能力非常强。三是它的金融支持需求大。这样的一个产业,如果能够走出去的话,对于发挥中国在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增强实际的应用很有帮助。同时,中国现在也有非常多的外汇储备资金,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进一步支持,用装备制造业带动中国的产业,包括我们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加快走出去。

    另一方面,这也满足了东欧一个很大的现实需求,因为东欧现在的铁路、公路需要进一步的升级,东欧的经济基础要比东盟国家或者非洲国家要好的多,未来如果有了更好的高铁、铁路,那么它未来的发展也有保障。所以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有专家表示,目前全球装备制造业正处在行业的低谷,是中国装备崛起极好机会,可以说“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正当其时。

    张建平认为,确实是这样。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就有比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我们引进消化吸收了大量国外的先进技术,再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中国现在在很多装备制造的中高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高铁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体现。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