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遇挫,工程机械智能化“乘风破浪”

2025-04-24 2042 0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马鸣枪开跑,共有20 支人形机器人参赛。原以为本次比赛智能人形机器人将会展现出非凡实力,可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多数机器人发生了不止一次的“意外”,有的甚至头都跑掉了,“智能”机器人似乎并不那么“智能”。

与尚在蹒跚学步的智能化机器人不同,工程机械行业早已大步迈入智能化无人化时代,但由于工程机械行业一直践行低调务实的风格,所以大众对其了解不多。其实,工程机械行业无人驾驶设备不仅实现了产业集群化作业,各大企业在相关设备研发上也成果斐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工程机械行业无人驾驶产品发展的怎么样了。


 

徐工

近两年来,徐工在智能无人矿用车领域持续深耕,成绩显著。

2023年,徐工集团全面展开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并基于华为混合云底座打造了强大的大数据平台。

2024年10月,徐工与华为矿山自动驾驶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宣布将构建国内领先的“云-网-车”协同的矿山无人驾驶方案,共同探索矿业的智能化发展。

2025 年 2 月,徐工无人驾驶卡车在 - 20℃的中国华能内蒙古伊敏露天矿区惊艳亮相,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该车舍弃传统驾驶室,以巨型电池电器模块取而代之,无人驾驶技术误差在厘米级范围内,实现了矿区复杂工况下的安全、高效、可靠生产作业。

在矿区之外,徐工无人驾驶产品在道路建设领域同样成绩卓越。

2020年,徐工在京雄高速项目建设中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无人化集群施工成功应用。

2023年,徐工XC968-EV无人驾驶纯电动装载机助力张靖皋长江大桥A1标项目建设。

2024年4月,徐工首次运用无人摊铺+北斗高精定位智能系统,在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完成全线首段路面中面层试验段铺筑。截至目前,徐工数字化智能施工技术已在63个项目中成功落地应用,其中有52个是高速项目,总施工公里数2950km;也是国内率先成功应用到隧道项目的无人化施工。

未来,徐工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助力全球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在无人设备制造领域同样表现出色。

2024年的上海宝马展上,中联重科的无人塔机和无专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机一经展出瞬间成为焦点。

无人塔机运行无需塔机司机操作。在起点与终点位置,司索工轻按遥控器一键呼钩,整个吊装流程全自动化作业,高效便捷。通过多线激光雷达和AI智能算法,能够实时感知工地环境,动态生成三维模型,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可避免碰撞、保障吊装安全。

无专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机也毫不逊色,操作极为便捷,只需按下相应按钮,就能实现自动呼梯、自动开门以及自动平层等系列功能。还搭配有智能管理系统、多操作模式系统、层门系统、超员管理等多项智能化系统。

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中联重科展示的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同样备受瞩目。该方案以“矿卡无人驾驶和远程遥控”为核心,实现挖卡协同、无人驾驶、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安全监测等软硬一体的成套解决方案,打通了采、挖、运、卸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另外,中联重科依托在工程机械领域积累的优势,持续赋能农业机械,实现无人驾驶、精准作业,极大降低新农人的劳动强度和负担。目前,中联重科已推出行业首创AI智能农机、CL2404无人驾驶拖拉机、CA504ET纯电动拖拉机、CB503轮履复合式混合动力底盘、TE100-DH混合动力收割机等新一代先进产品。


 

柳工

装载机作为柳工的王牌产品,其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研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雄安新区国家战略项目建设中,柳工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在拌合站大显身手,它不仅具备高效的装载能力,还能通过激光雷达构建点云地图,实现室内外厘米级精确定位,这打破了传统混凝土生产模式,成功构建混凝土绿色化、模块化、无人化生产工厂,为混凝土生产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除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外,柳工还拥有无人遥控滑移装载机、无人挖掘机、无人压路机、无人驾驶甲醇增程电动自卸车等一系列高端智能化产品。

2024年4月,柳工首批无人驾驶甲醇增程电动自卸车发车仪式在柳工常州研发制造基地举行,标志着柳工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再次取得突破。

2024年10月,在“世界级工程”拉哇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柳工无人驾驶压路机在其中参与了大坝主线填铺面、碾压面施工,助力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目前,柳工的电动设备已广泛运用在隧道、矿山等极限工况领域,并成功销往海外市场,形成了电动装载机、挖掘机、矿用卡车等柳工成套电动设备矿山施工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硬核力量。


 

三一重工

早在2016年,由三一压路机改装的 5 台无人驾驶振动碾正式投入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高坝建设,实现了国内首批高性能无人驾驶振动碾集群化作业。

2019年12月,三一重工的无人驾驶摊铺机和无人驾驶压路机在上海朱建路道路改建项目应用,是国内首套无人驾驶智能沥青道路摊铺压实设备“首秀”;

2023年8月,三一“黑科技”无人摊压机群出征南京,助力南京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S246宁郎线溧水段。

近年来,三一重工持续加大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入,全面布局。先后推出无人驾驶纯电动牵引车、摊压机、纯电动无人宽体车等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港口、路面、矿区等多种场景,实现工程机械无人化、多场景、全工况作业。


 

无人驾驶优劣势

当下,无人时代已然来临,无论是从成本、效率还是安全角度出发,无人驾驶都是工程机械行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工程机械行业迈入全自动化施工时代,这已成为行业不可逆的趋势。

在矿山开采领域,无人挖掘机、无人矿卡等设备能够在恶劣地质条件和复杂作业环境下高效运转,极大减少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与效率。在建筑施工领域,无人塔机、无人起重机等设备可以精准作业,提升施工质量和进度。在桥、铁路、高速施工建设中,无人装载机,无人压路机、无人摊铺机可以集群化专业,施工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升。

加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可以说工程机械无人化、智能化发展既是顺应低碳环保要求和人口结构变化的现实之举,也是满足高强度、高危险作业场景需求的必然选择。

然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工程机械智能化无人化发展在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引发机手群体对失业的担忧。其实机手们也不必过于焦虑,我们要知道,无人驾驶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一些任务,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工程机械行业无人驾驶技术在大规模应用过程中还面临诸多瓶颈。包括卫星导航技术限制多,只能在特定地区使用,偏远山区、隧道、矿井等地方无法施展开来;无人化成本投入过高,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效益,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参与;政府有效激励措施缺乏,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可见,我国无人驾驶工程机械距离大规模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工程机械无人设备的发展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无人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工程机械新一轮风口已见,究竟谁能在无人领域独占鳌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