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桩工艺总结

2025-02-25 2317 0

桩与桩顶承台梁(或承台板)共同作用,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上,桩作为基础中的重要一部分,历来受到我公司重视。现我郑州恒大山水城项目地下车库基础,采用了载体桩+承台的基础形式。载体桩是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的桩,其中载体是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三部分构成,其构成示意图如下

图片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现将本施工工艺总结如下,多有不到之处,还望指正。

一、施工前准备:

1、施工人员:每台桩机按1名机长、1名机操手、1名投料工共3个人的标准配置,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另外后台钢筋笼加工2人,干混拌料工2人,运输工2人共计6人。上述人员均已经安排就位。

2、材料:进场材料主要有:钢筋原材、石子、砂、水泥。所有进场材料须经我方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使用。钢筋原材为安信钢,符合合同约定品牌,合格证书炉批号相符、钢筋铭牌字体清晰、钢身标识无误、钢筋直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石子和砂要求外观检查合格并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检查品牌为天瑞42.5,符合合同约定品牌,并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其配比要求C40。经试验室原材料检测后,出具配比单。

4、机械设备:桩机采用伯森特型载体桩机。经查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搅拌机采用出料容量350L的中型自落式搅拌机。且现场备用机动三轮车作为运输机械、BXT400型电焊机、500KG台秤。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均经过校核。

图片

二、第一根桩成桩验收

第一根桩成桩后,组织工程管理部、总工室、设计院、地勘单位共同现场验收。确保本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规定。并对成桩过程中注意要点及存在问题一一指正。

图片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


1) 护筒就位:先用圆规以桩点为圆心画护筒定位线,护筒按线就位后,再用水平尺测垂直,再落护筒。如下图所示:

图片

2) 确定护筒入土深度。用水准仪依据桩顶标高、桩长、场地标高,计算出护筒入土深度。

现以ZH1为例,其有效桩长9.8米,保护桩头0.5米。其桩顶设计标高-4.7,保护桩头标高即(0.5米)-4.2米,现场实测地面标高-3.8米,那么空桩长=-3.8--4.2米)=0.4米。计算护筒入土深度如下:

护筒入土深度=有效桩长+保护桩头+空桩长

            =9.8+0.5+0.4=10.7米。在护筒此位置做好标记。

图片

3) 投入夯实填充料。护筒打入到既定位置后,开始往护筒内投入夯实填充料。填充料采用砖渣+干混形式。其中砖渣填量不大于1.3方,干混填量不大于0.5方。砖渣填量依控制地下水能够止水为准,即,投料至地下水不再涌出为止。之后投填干硬性混凝土。混合料投填量以三击贯入度来控制。

图片

4) 三击贯入度。填料完毕后,检查三击贯入度。先在吊锤绳上做好标记,长锤提起6米,经三次锤击后,测量标记下沉长度,即三击贯入长度。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三击贯入度要求不大于20公分。不符合要求的,须继续投填充料,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三击贯入度合格,表明投填料夯填密实。

图片


5) 吊钢筋笼入筒。三击贯入度检测合格后,可以吊入钢筋笼。钢筋落入后,复测钢筋笼顶标高,允许误差在±5公分,不符合的,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桩顶标高准确。

图片

6) 钢筋笼就位后,就可以开始浇筑桩混凝土了,边浇筑边提筒,浇筑到标高后护筒提出,及时振捣,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做好保护和标记,以免被重车碾压。

图片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钢筋笼加工完毕后,在下笼前,需要提前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直径,按桩径-70mm,即保护层不小于35mm螺旋箍筋绑扎时需注意搭接长度不小于La且不小于300,始末端头钢筋盘成整圈。一般在制作时,为方便钢筋笼下入,会在钢筋笼底留置约200-300长度,不盘箍筋,弯折成尖状,以便下笼,此段长度可以不计算在有效桩长内。

图片

2) 干硬性混凝土及砖渣投填量:在桩基施工前,应先行进行成孔、成桩试验,以确定投填用量,作为后续工程桩施工参考。

3) 地下涌水封堵措施:当遇到地下涌水时,如果投填砖渣不能有效制止,可以混填粘性泥土或者投填部分干混料或者直接投入水泥。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