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治“城市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优先”

2013-10-04 213 0

        日前,正式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城市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等逐一部署。

  有专家指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滞后,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城市管理者“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观念未得到根本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欠债多

  近期以来,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议确定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大重点任务。而《意见》正是对“六大重点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当下,各种“城市病”俨然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城市化本身而言,基础设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暴雨过后,“水城”骤然现身,城市华丽的外表也瞬间黯然失色。原本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应该同等重要,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却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存在“重建筑、轻市政”“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

  今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一份名为《城市防洪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的课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别是非农业人口达150万以上的34座特大城市中仅有7座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一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业内人士表示,地上建设是表面文章,摸得着看得见,地下建设费时费力,难成政绩。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明显滞后,这是症结所在。

  不过这一次,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顺序,《意见》特别规定了“先地下再地上”的改造原则,虽说《意见》规定的下水道改建最终实现时间要到2015年,但《意见》第一次向百姓作出了较明确的时间承诺。

  地下管线集一体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市政管线的建设大都还是“谁用谁投资,谁拥有谁管理”,各种管线各自开工。地下管网中的每一根管子、每一根线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管理部门,同时承载着保证一个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的各项功能。我国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网涉及11个管理部门,陷入多龙治水的局面。由于缺乏沟通,各自为政,一旦有问题就拿公路开刀,挖了填,填了挖。

  对此,《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要保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坚决杜绝“拉链马路”、窨井伤人现象。

  据了解,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专属的隧道空间,也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主任杨宏山对此表示,有了这些综合性管廊,基础设施建完以后,对其他相关的市政功用行业来说,重新排布相关专业性管网时,实际上就可以避免城市马路不断地“开膛剖腹”。

  “这样一个空间,各自的成本实际上有所降低。虽然一次性的投资成本会加大,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各个专业部门来看,他们各自分别单独建设总的成本比起这样一项工程来说,综合管廊的效益会更大。”他说。

  资金支持成难题

  从《意见》给出的时间节点来看,不少领域的建设任务颇重。众所周知,城市基础设施庞大的建设工程量背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尤其在地方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领域一个突出问题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从何而来?

  对此,财经评论人余丰慧指出,我国基础建设工地密度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已是债台高筑。当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债务危机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之时,城市建设的扩张速度依然没有慢下来。他建议要由民间资本主导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融资体制,《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应集中财力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则建议,在城乡二元结构十分鲜明的社会结构体系下,应该采取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的双核战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通过鼓励消费创造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