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新建几栋摩天大楼?

2013-09-02 501 0

     QQ截图20130830093558

近期,中国摩天大楼的建造风潮再次引起世人瞩目。预定2014年竣工的中国最高、世界第二高建筑“上海塔”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梁的架设;湖南省长沙市的“天空之城”预定高度838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摩天大楼。有媒体公布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将拥有1318座摩天大楼,数量全球第一。

摩天大楼的建设风潮曾引起社会各界一定担忧。有全国人大代表就呼吁,应减少摩天大楼建设。2003年,上海市有关部门曾表示,将出台政策限建摩天大楼。但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苦于缺乏高层地标建筑的太原市仍热衷于此。自进入大规模城市改造以来,山西太原进入一个摩天大楼开发的高峰期。此前,高达333米的太原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已正式启动。这个被称为“摩天钻”的摩天大楼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地待建项目中最高的建筑。据当地媒体报道,尚在规划中的汾东商务区山西联盛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高度或会达到420米。3年以后,仅太原市主干道迎泽大街高度超过140米超高层建筑将达到10座。

见了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苦于缺乏高层地标建筑的太原市热建摩天大楼,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传媒工作者,基础工程网记者对这种逆势而上的行为,感到很苦笑,觉得当地政府把“国际化大都市”理解、想象得太简单了。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是有一定标准的,这标准中又有很多具体指标,达不到这些标准和指标,其它门面再好也是不行的。

国际化大都市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一般有其通行的指标评价体系。笔者虽才疏学浅,但就基本的指标而言,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层次上要达到规定指标:一是经济发展指标。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主要为人口基数,地区GDP,人均GDP,以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 二是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指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根本目的。主要有人文发展指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国民教育要求等。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未来十年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主要为轨道交通客运比重,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等。此外,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的指标也理应包括在内。

上面这些指标体系是最基本的,实际会比这还多。所以这也是很多地方老喊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却始终难以圆梦之所在。如今,要论高楼,北京只有一幢国贸三期高达330米左右(据悉还要建一幢400多米),北京的摩天大楼不仅少,而且楼高在全国排名也靠后,但丝毫不影响北京作为全国一线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为什么?就是各种重要基础指数和指标在那摆着,而决不是盖几幢摩天大楼所能比的。

所以,山西太原不在国际化大都市所要具备的各项实力上下功夫,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一般就很难达标,就凭狂热地建上几幢或十几幢摩天大楼便以为能成就“国际化大都市”梦,实在让人觉得可笑。从山西说,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它不是发达的省份;作为太原,在全国省份城市中它也不是超大和最富的城市,国内都不是发达省市,如何实现一下跨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因而,这种情况非但难起到正面效应,反而容易让人怀疑地方政府不是心中有小九九,就是有意在作秀。

责任编辑:吴越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