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2019-06-05 167 0

  近日,中国一冶在广东肇庆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部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工人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冶金报、南方日报、西江日报、肇庆电视台、西江网等媒体在项目现场进行了观摩采访。
  位于肇庆新区的砚阳湖碧波荡漾、岸芷汀兰、白鹭翔集,焕发出岭南新水乡的勃勃生机。3年前,这里还是连片的鱼塘和猪舍,经过中国一冶建设者的挖塘造湖、匠心雕琢,如今一个造型优美、形如砚台的人工湖完工落成。为当地市民建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防洪、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区,成为肇庆新地标。
  标本兼治的生态工程
  肇庆砚阳湖区集雨面积近11平方公里,有建成区、耕地、林地,还有鱼塘、猪舍等,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湖区每年总氮负荷为275.5吨,总磷负荷95吨,COD达8550吨,水质沦落为V类。同时,规划范围内防洪防涝标准低,水害频繁。因此,以水系生态修复、防洪防涝为主要目标,以自然山水和岭南文化为特征的砚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应运而生。
  2016年5月,中国一冶凭借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中标肇庆新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成为EPC总承包单位。这是一冶集团首次中标广东省水环境治理项目,品牌效应意义重大。
  中国一冶将生态保护措施植入工程设计内容,以体现“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突出防洪排涝、改善水体质量、彰显岭南风情。
  砚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占地面积约230 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湖体开挖、湖岸防护、景观进水渠、进水闸、景观绿化工程、防汛道路、跨河道桥梁等主体工程和湖岸公园、市民广场、绿道工程、公共场所设施等配套工程。
  同年9月28日,肇庆新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开始土方开挖,标志着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近3年的建设,砚阳湖水系逐步形成。通过进水闸、泄水闸的运行调度,上下游的水体联动为砚阳湖注入了天然活水,起到了调控、扩散、净化、运送水质的多重功效,不仅满足了砚阳湖及其周边区域防洪排涝、调蓄、景观补水、休闲旅游的要求,减轻防汛抢险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改善了流域两岸的水环境,并对现有的水环境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砚阳湖水系质量已净化到饮用水标准的Ⅲ类。
  砚阳湖湖区范围内原有4座高压电塔。为减少开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保护,项目部向业主建议,电塔拆除完成后对4座塔基进行修整,改造为无人岛。获得业主同意后,项目部对塔基面层进行地形造景,堆土筑岛,种植榕树、播撒草籽,将之改造为自然的亲水浅滩,成为适合鸟类活动的栖息地,消失已久的白鹭,又重新飞回到砚阳湖。
  项目业主肇庆新淼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关子健表示:中国一冶是一家负责的企业,他们主动为业主考虑、为政府考虑,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不仅为项目节约了建设成本,还优化了设计方案、保护了环境。
  砚都气质的地标工程
  肇庆,旧称端州,名噪一时的端砚就产于此。“砚阳湖的造型就是一方砚台,这与肇庆作为中国砚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砚阳湖项目的布局,突出岭南文化元素,以砚为魂,以墨砚流动的气韵为灵感,形成景观骨架。”中国一冶肇庆项目部经理范锐介绍。
  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这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整治水系、建设新的生态景观,考验着中国一冶人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肇庆项目部知难而进。他们深度介入并参与了前期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案中注入了海绵城市、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等先进的设计理念。
  为彰显岭南文化,在项目设计之初便以端砚为原型,充分利用地块的地形地貌,整治鱼塘水系,开挖出99 公顷的砚阳调洪湖,并以砚阳湖为空间载体,以岭南与肇庆文化元素作为题材,将砚阳湖分成市民歌舞广场,岭南写画园,奇石盆景园,翰墨园,大地书法园5个主题园区。同时建设7座跨河道桥梁和4.8公里湖岸线,串联起亲水平台、游湖栈道、音乐喷泉、浮岛码头,镜面水景、绿化带以及雨水花园。从湖泊的上方俯瞰,正如一方端砚镶嵌在这片岭南大地上,成为肇庆的新地标。
  环保为先的绿色工程
  开挖砚阳湖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这里地势低洼、水网密集,遍布着218个大小不一的鱼塘,还散布着猪圈、农舍、砖厂等地面建筑物,土方工程量大,微地形整理面广,施工和环境保护难度很大。
  经过勘测,湖体开挖的土方量将达到500万立方米,按照传统的湖体开挖模式,先要将塘底的淤泥挖出,转运至其他地点,将消耗大量资金,占用土地资源,还会造成扬尘、生态失衡等问题。中国一冶建设者利用BIM技术对场内的土方进行精准计算,科学制定土方平衡方案。他们通过现场测量定点,将砚阳湖地形地貌通过BIM软件建立湖泊三维虚拟模型,生成工作平面,计算出土方的开挖点、回填点、开挖量、回填量等数据。根据这组数据,他们再组织实施施工。
  按照土方平衡方案,他们将280万余立方米的土方和220万余立方米的淤泥晾晒,达标后全部用在了湖中七座岛屿、湖泊沿线护岸、园林工程、上游景观渠半月岛的建设当中,实现了土方的“零外购、零外运、零排放”。不仅节约投资4000万元,还保护了现场环境,减少了扬尘和污染。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了《停车场植草砖铺砌》、《排水草沟、雨水湿塘、下凹绿地等新式排水系统》、《砚阳湖亲水侧植被缓冲带和生态抛石护岸》等5项生态海绵城市施工技术。其中,在园林景观游人广场、环湖绿道及砚阳湖3至8号桥梁面层,铺装彩色透水混凝土达3800立方米。这种具有透水效果的彩色混凝土,不仅提升了景观颜值,还让雨水流入地下,涵养水源,有效消除路面积水,减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且施工成本低廉。实现了绿色生态中“透水、渗水、蓄水、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海绵城市理念。
  项目监理董家峰评价:这个项目在全施工过程中实现零事故的发生。不论从人员投入,现场策划与全场统筹上都做到了最优,项目的整体质量也达到了优良级别以上。
  技术集成的创新工程
  技术创新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有形推手。砚阳湖湖岸安全防护通常都是设置防护栏杆。为了使湖面与湖岸的绿化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自然美观,他们采用了特有的水下隐形防护网。隐形护栏隐藏在水中,以台阶式抛石平台与防护网相结合,既解决了临水临边的安全防护问题,又解决了外部视野美观的问题。
  砚阳湖桥梁桩基施工中存在着串珠式多层溶洞难解决的问题,按照传统施工办法,串珠式溶洞填充极为耗时,为解决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创造出了《溶岩地区桥梁桩基溶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这项新技术,节省了工期近20天。
  由项目部自主研发的全新技术《熔岩地区桥梁桩基溶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砚阳湖项目桥梁桩基施工中有个重大技术难题——地下深度达40米到60米的溶洞数量多且体积大,施工存在着重大技术和安全问题。项目部技术人员日夜攻关,创造出了《溶岩地区桥梁桩基溶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这项新技术,在节约成本240余万的同时,还节省了工期近20天。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桩基施工工艺,采用CFG桩施工技术。CFG桩施工指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桩基强度的目的。与传统工艺相比,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质量易受控、无场地污染。同时,桩体无需配筋,避免了钢筋加工、焊接,这项技术节省了工期近15天。
  3年来,中国一冶肇庆项目部还创造了《鱼腹式钢箱梁制作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态海绵城市在水系整治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硬质生态护岸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5创新技术成果,《一种应用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方法》、《在保水性较强的淤泥质土中苗木排水方法》等20项发明专利,《城镇交通主干道下沉式绿化带施工工法》、《再生料透水混凝土施工工法》、《曲形变截面鱼腹式钢箱梁制作施工工法》等3项施工工法。
  因地制宜的环保工程
  肇庆市降雨量较为丰富,肇庆项目部在工地的低洼处设立了4处雨水收集点,因地制宜将雨水回收利用,满足了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各施工区、加工区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工具冲洗、混凝土养护等用水要求,在生活区也建立起了污水回收利用设施。据统计,前后他们共回收利用水资源近28万吨。
  “在施工区环形道旁、生活区、办公区共布置了30盏太阳能路灯”通过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节约用电万余千瓦时。同时在现场设立了废料回收点,通过对废钢筋、破碎石材等回收,将建筑垃圾就近处置、回收直接利用或加工处理后再利用,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
  砚阳湖建设场地大,战线长,同时建设内容涉及领域广泛、技术要求高,诸多因素导致工程工期压力大,如何节省工期?项目部将目光聚焦到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
  管理提升是节省工期的无形推手。他们运用航拍无人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站在现场的某一个点,利用无人机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检查,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资源消耗,在工程的资源优化,工程实景建模,工程信息反馈,影像资料收集等方面彰显技术优势。
  他们将工程按区域划分,将责任落到个人,每个人必须对责任区域内,包含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众多情况负责,做到一岗多责、一人多责,以合理增压的方式形成倒逼机制,迫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效率、增强质量管控。
  相对于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节省工期的有形推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桩基施工工艺,采用CFG桩施工技术。CFG桩施工指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桩基强度的目的。与传统工艺相比,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质量易受控、无场地污染。同时,桩体无需配筋,避免了钢筋加工、焊接,这项技术节省了工期近15天。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