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洞通”
9月24日,记者从成都城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日前,成都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最后一段隧道正式贯通,这标志着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洞通”。据悉,目前正在加紧实施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分仓工作,预计2019年6月底地下综合管廊廊体全部建成、基本具备管线入廊条件,实现项目全面完工。
成都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洞通”
据了解,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全国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也是成都市中心城区首条与快速路同步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该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隧道采用大直径盾构施工,为目前国内最大盾构直径的地下综合管廊,采用两台直径9.33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掘进总里程4200m,布设19个综合井,最大纵坡为3.62%,最大埋深为38米。管廊隧道采用圆形断面,外径9米,内径8.1米,内部由“水电信舱”“高压电力舱”“燃气舱”和“输水舱”四个独立舱室组成,入廊管线包括自来水、燃气、通信、电力、垃圾渗滤液管等,并同步建立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该项目专业多、工艺复杂、工期紧,场地交叉频繁,场地极为有限,在传统施工工艺及管理模式上,将盾构技术与BIM技术管理相结合,确保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与快速路改造工程顺利同步实施。”成都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旨在为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水等市政配套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记者了解到,本项目为全国直径最大的盾构综合管廊,是市政施工的新领域,面临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带来的挑战。在建设过程管理中,将盾构施工特点与管廊内部结构相结合,探索管廊非开挖设计、施工、管线及设备安装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并且采用建筑数据信息模型(BIM)技术,这是该技术在成都市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首次应用,为后续管廊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都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紧实施成洛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分仓工作,预计2019年6月底地下综合管廊廊体全部建成、基本具备管线入廊条件,实现项目全面完工。届时,将有效解决因管道建设引起的重复开挖问题,为地下管线找到“同一个家”,同时将对管网设施的后期维护和检修带来极大便利,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