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建设破解多项技术难题

2018-08-20 261 0

  8月18日,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正式进入掘进阶段。这条隧道自今年5月初步开工以来,施工方加强技术创新,破解了多项污水隧道建设领域技术难题。
  武汉大东湖污水传输隧道全长17.5公里,配套有9个竖井和9个盾构区间,竖井深度均超过32米,最大深度达51.5米,相当于一条深埋地底的“特种地铁”。隧道完工运行后,近期将实现8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未来将达到15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服务人口约300万人。
  据介绍,作为我国首条超深高水压污水传输隧道,东湖深隧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我国污水隧道建设技术水平。深层排水隧道的形式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小,还能预留地下空间资源,且不受地面及浅层施工的影响。
  由于深隧管径仅有3米至3.4米,面积只有地铁隧道的四分之一,埋深却是地铁隧道的两倍,普通盾构机块头太大无法进入施工。
  为此,施工单位联合盾构机厂“量身定制”了一款小型盾构设备。施工时,工人首先将18节总长120余米的小型盾构机拆散,通过管路连接,分布在井下和地面,再逐步下井掘进,最后在地下会合,实现整机掘进。
  同时,大东湖深隧主隧埋深达49米,二衬混凝土结构层仅20厘米,既要承受地下水压力,又要承受内部污水的压力。这就要求17.5公里主隧如同一根完全密闭的水管,没有任何孔隙和细小裂纹。
  据介绍,施工中将采用超长距离垂直和水平混凝土泵送,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并开展小直径盾构管片与二衬混凝土结构同步施工,二衬内侧通过表面涂层的方式实现防腐蚀,确保隧道内外的水互不干扰。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