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联通世界的超级大港

2017-12-15 136 0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贸易额都集中在这里,意味着每年以万亿美元计的货物要进出这个国家。其中,中国90 %的外贸货物通过海运方式运输,中国的港口在中间承担着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1400多个港口,但仅香港港、青岛港、秦皇岛港、宁波港等为数不多的港口为天然深水良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打造‘向海经济’ ,做大做强港口。 ”面对绝大部分航道水深受限、码头泊位等级不足的瓶颈,建设深水港成为了国家战略。其中,运用挖泥船进行疏浚作业是疏通航道、浚深泊位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中交疏浚运用机械疏浚河道、建设海港的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成立的海河工程局,至今已拥有120年的历史。由天航局建设的世界最高等级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如今与荷兰的鹿特丹港在新欧亚大陆桥东西两端隔空相望,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超级大港之一。   
  然而, 65年前的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新港——天津塘沽新港开港之时,万吨级轮船“长春号”才首次乘潮进入天津港。再往前追溯, 125年前的1892年,天津港只是海河上的一座小河港,由于长期淤塞严重,连吃水2米左右的千吨级船舶都很难在这里通行。   
  天津港从一个昔日的河口小港到当前排名世界前十的国际大港,其非凡的嬗变跨越了三个世纪。在这背后,是天航局长达百年的辛勤耕耘。作为淤泥质海港,天津港回淤情况十分严重,天航局从海河裁弯取直到主航道建设,从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到20万吨级、 25万吨级再到30万吨级复式航道建设,用了120年的漫长时光将天津港打造成为如今的超级大港。   
  这期间,随着国家“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周恩来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重要指示的提出,天津港和中国沿海的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营口港、上海港等一大批港口徐徐拉开建设大幕。这一时期,“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成为建功中国海疆的嘹亮口号,中交疏浚旗下三家航道局的挖泥船队夜以继日地疏挖着海底泥沙,至1975年底,在全国累计建成了4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适应港口大型化、航道深水化发展要求,我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斥巨资引进了超过百艘各种类型的挖泥船。其中包括1985年从日本引进的当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津航浚215”轮, 1994年从荷兰引进的首艘具有艏吹装置并兼具挖抛和挖吹两种功能的自航耙吸挖泥船“通力”轮。这些船舶成为了当时中国港口与航道建设的核心力量。至2001年底,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秦皇岛、青岛、大连等地的7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而在此之前,仅上海港、广州港的年吞吐量超过亿吨。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沿海港口掀起了新一波建设热潮。随着航道的不断拓宽浚深,海底地质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泥沙输送距离更长,对疏浚装备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疏浚业的黄金发展期。期间,天航局凭借一百多年的管船、用船经验,探索推进疏浚装备国产化道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成功建造了“天鲸号”“通途”轮和“天鲲号”等一大批疏浚装备,打破了中国疏浚业长期依靠引进国外疏浚装备和技术的局面,有力支撑了中国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从2002年到2016年,中国大陆的亿吨大港由7个增加到28个,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港口达到7个。特别是在日照港、厦门港、防城港等新一轮的港口建设中,海底的岩石对航道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但凭借着当时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强大的挖岩功能,工程建设如期进行;上海洋山深水港、青岛董家口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宁波舟山港45万吨级原油码头、广州港南沙集装箱三期等一批深水港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均展示了中交疏浚大型装备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巨大支撑作用。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于2011年开建的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在长达514天的施工期里,天航局投入“通途”轮、“通程”轮、“通旭”轮、“通力”轮等多艘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累计疏挖泥沙3100多万立方米,为天津港开港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一个主航道全长47公里、水深21米、底宽780米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崛起于渤海之滨。   
  2014年底,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让原有“两车道”变身“四车道” ,可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 . 9万标准箱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天津港,以及大小型船舶的双进双出。这一年,天津港累计有近3 . 8万艘次生产型船舶进出港口,其中15万吨级至30万吨级船舶近900艘次,同比增长25 %,累计压缩泊位空闲时间3000多个小时。   
  如今,天津港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三条亚欧大陆桥过境通道、“一站式”航运服务中心和电子口岸,在内地辟建了23个内陆无水港,辐射的腹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2 %,集装箱航线全面覆盖世界主要地区和港口。   
  而作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上海洋山港,每天有接近4 . 5万个集装箱在这里流转。2015年,中国通过这条港口链与世界交换的物质总量达到了36亿吨,这些货物足够装满3 . 6万艘航母大小的货轮。虽然中国正在努力改变能源结构,煤炭用量逐年下降,但世界最大的煤炭码头——秦皇岛港的传送带每天仍要承担最少60万吨的煤炭运量。在青岛董家口港,这里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满载停靠40万吨级以上货轮的陆基码头, 2016年吸引了进入中国70 %的40万吨级铁矿船停靠。这些世界级的港口,均是由中交疏浚旗下三大航道局经过几十年不断疏挖而最终建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速,通过能力显著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中,我国港口占有7席,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17个,是五年前的1 . 3倍;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同比增长3 . 2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 . 2亿标箱,同比增长3 . 6 %。   
  今天,俯瞰中国沿海1 . 8万公里的海岸线,从北到南,依港建城,依城兴港,形成了以天津港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香港和深圳港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60 %以上,而其中分布的近90个大型海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繁忙的港口链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而通过这些超级大港,中国正在加快与世界的联通与互动。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