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80亿元PPP项目终止,社会资本方承担500万元违约金

2017-08-18 157 0

  最近,四川一个高速PPP项目因融资困难而终止,其中社会资本方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路桥”)承担了500万元违约担保金,该事件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PPP模式强调政府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这个项目给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方都敲响了警钟。
  80亿元项目终止合作
  8月8日,成都路桥发布了《关于宜威高速公路项目进展》的公告: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于当日分别收到宜宾市政府发来的《关于解除<宜威高速项目投资协议>的通知书》和《关于解除<宜威高速项目特许权协议>的通知书》。
  上述通知书显示,成都路桥不再具有投资建设宜威高速公路项目的权利,也不再享有宜威高速公路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不再享有对该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养护管理等权利;成都路桥缴纳的履约担保金现500万元依约不予退还;宜威项目相关协议解除后互不另行承担法律责任。
  成都路桥表示,其同意接受上述《通知书》的条款,解除与宜宾市人民政府签订的相关协议。协议解除后,除所述不予退还的500万元履约担保金将减少2017年度500万元营业利润外,上述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2017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成都路桥总资产57.83亿元,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20.62亿元。82亿元的项目投资如果顺利,对成都路桥来说是一笔大买卖,对业绩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针对该重大项目终止的原因,成都路桥方面表示,主要是遭遇项目融资困难。
  有PPP行业咨询专家表示,“PPP交易过程中社会资本未完成融资即构成违约,政府有权终止合同没收保证金。完不成融资政府的计划都无法实现,一切工作归零,政府损失也很大,这种违约行为是应该付出代价的,500万保证金都有些低”。
  据悉,宜威高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新增的8条南北纵向路线之一,也是四川省规划新增的7条出川通道之一,是由宜宾、长宁、珙县通过云南、贵州与珠三角、北部湾联接的一条出川达海的大通道。
  早在2014年,成都路桥中标宜威高速公路四川境段BOT (建设-经营-移交)项目。成都路桥在公告中称,该项目预计总投资82亿元,计划施工工期4年,收费运营期29年11个月27天,项目金额约占公司201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92%,因此,也有望对公司2014年及以后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了统筹做好宜威高速项目的施工和营运工作,公司还特意设立了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1亿元。
  2014年起,国家开始大力推广PPP模式,宜威高速成为成都路桥进入PPP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的报道称,成都路桥在对BT项目“做减法”的同时,提出要对PPP项目“做加法”,加快研究参与PPP项目建设,积极与各级政府接洽,审慎选择项目标的。
  但到2014年末,宜威高速公路BOT项目尚未实质性开工,这一问题在2015年上半年仍未有转机。当时在半年报中,成都路桥称,因该项目投资体量较大,公司启动该项目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截止报告期末,宜威高速BOT项目尚未实质性开工,而这个未开工项目直接拖累了成都路桥的业绩,成都路桥上半年净利润仅为518万元,同期减少84.71%。
  根据前的投资协议,成都路桥为该项目投入的资本金不得低于项目投资总额82亿元的25%,即20.5亿元,项目负债性资金不得高于项目投资总额的75%,即61.5亿元。然而,过了3年,但项目仍然处于未启动的状态。对于项目迟迟未能启动,成都路桥证代张磊表示,主要是因为项目融资受阻以及部分股东有不同意见所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认为,这个项目融资不成功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做好,从政府方来说,前期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实施阶段没有和金融机构充分探讨、研究,没有得到银行的认可;项目本身的可融资性差,投标人在报价阶段可能与相关金融机构没有谈好融资条件,没有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
  一名银行人士也证实,成都路桥这条bot公路项目找过我们,2014年开始项目和各金融机构开始谈的时候,“我行认为此公路造价太高,和其他平行高等级公路和铁路比没有优势,不太看好,我行没有提供融资,其他金融机构情况则不详。”
  给政府和社会资本敲警钟
  实际上,成都路桥并非打算放弃对该项目的推进。今年2月,成都路桥曾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议案,拟为全资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对外融资提供高达60亿元担保。议案也曾获得了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那次股东大会议案后被法院裁决为暂不执行。
  从2014年签约到现在,整整过了3年,地方政府也耗不起了,于是今年直接解除了协议。
  一名知情人士称,“这个PPP项目当时所有的规划评估方案都做了的,但造价太高而且关系错综复杂 ,当初谈的时候也有些“抽屉协议”,导致多方博弈然后不了了之,根本没有金融机构敢出钱。很多PPP项目有“抽屉协议”的,这个项目真正施工方是另家公司,成都路桥担负融资,在承建上与这个公司按比例分成,项目之所以失败,有被台面下的合作方给坑的原因。”
  目前,中国大力推广PPP模式,各地项目一推几千亿,而有些社会资本并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而大胆拿项目,但很多时候做不下来,这也是目前PPP项目的落地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专家、上海弘鲲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叶继涛看来,成都路桥82亿PPP项目因融资困难而违约终止,给业界敲响了警钟。“今后,政府应加大对融资不到位违约的惩罚力度,加强对社会资本背景、实力、能力和信誉的考察,不要盲目签协议。社会资本不要盲目拿项目,有合理的融资方案(和银行等机构充分对接后)、内部必要的决策流程走完再去投项目,这样才利人利己。”
  由于PPP项目体量巨大,按目前20%资本金比例的要求,一个100亿的项目至少要20亿资本金,很大程度上融资是基础,有些社会资本急于拿项目则不会考虑那么多。如果社会资本不能及时融资到位,项目则不能及时开工,就谈不上PPP模式的合作共赢了。
  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专家、北京云天新峰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张继峰表示,“项目不是社会资本与政府谈好就可以做的,融资工作一定要前移到项目接触、谈判阶段。没有融资机构参与的项目谈判、方案设计,项目准备工作是不完整的。”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表示,“社会资本在和政府谈项目协议时应同时与金融机构洽谈融资协议,只有融资协议条件谈好了,社会资本方才该正式签署项目协议,这样签订项目协议后马上就可以签订融资协议。事件反应出的问题是,社会资本方只顾和政府谈合同而忽视了与银行谈合同,结果前者签定了,融资没完成,政府方认真对待后社会资本方就违约出局。”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也表示,PPP项目要从政府方和投资人等角度考虑,尤其项目可行性和可融资性问题是今年PPP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