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院士:脚踏地基肩承广厦

2016-12-20 267 0


 
  黄熙龄
  1927年4月出生,祖籍湖北钟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和《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等。
  在莫斯科结缘地基专业
  黄熙龄童年进入汉口循道会小学读书。1939年,武汉在抗战中失守,12岁的黄熙龄和家里断了联系,跟随堂姐黄彭玲逃难来到四川万县,在万县慈幼院环城路小学继续读六年级。艰苦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初中毕业后,黄熙龄与另一同学到重庆投考高中,辗转来到江津国立九中上学,高中毕业后1945年10月他考取了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1955年,黄熙龄经组织上考察,层层选拔考试,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去苏联之前,黄熙龄报的专业是结构工程专业,但当时在校的中国留学生党支部考虑学结构的比较多,但国内还没有人研究地基基础,是一个空白。恰好有一位苏联地基基础专业的权威——崔托维奇教授在该校任教,就征求黄熙龄的意见,动员他学土力学,并建议他跟随崔托维奇教授学习地基基础专业。黄熙龄经过考虑后,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黄熙龄与地基基础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中国留学生中是第一个学习地基基础专业的。
  毛主席1957年11月第二次去苏联访问,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接见我国在莫斯科的留学生,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黄熙龄非常幸运地参加了这次接见,当面聆听了毛主席对留学生的讲演。毛主席的接见,在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领袖的嘱托与激励,更加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成为留学生们唯一的目标,黄熙龄也更加坚定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决心。
  黄熙龄于1959年初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获副博士学位,他的导师崔托维奇教授特别提议给黄熙龄申请再延长半年,让他到苏联的其他地方看看,黄熙龄婉言谢绝了,并没有在苏联过多停留。他的心已经飞回祖国了,一心想着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苏联回国以后,黄熙龄被分到隶属于建工部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工作,当时是全国建筑领域的最高研究机构。
  受命主编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国初期,中国在经历多年战争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的建筑形式大多是以砖木结构为主,最多也就3~4层。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的体型和高度不断地增大,在特定场地上建设大体量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时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后者派了大批专家来中国指导经济建设。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自己的地基规范,故1956年国家建委批准发布的苏联《房屋和工业结构天然地基设计标准及技术规范》HNTY 127-55在我国推广使用(业内俗称127-55规范)。
  因为是苏联的规范,必然会有许多不适合我国的情况,所以颁布执行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规范中某些条文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修改,“建议各单位在进行设计时结合我国情况采用,凡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地方,各单位自行研究处理”。自行研究处理,就意味着各地方全凭经验各自为政了。面对复杂的工程建设的需要,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有我国自己的规范,来指导工程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催生了我国自己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诞生。
  1971年8月24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施工组负责组织召开了《天然地基设计暂行规范》筹备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编制我国自己的地基设计规范,主编单位为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由黄熙龄任主编,规范名称也改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1971年9月13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施工组正式下发了编制我国第一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设计规范》的通知。黄熙龄领命编制地基规范,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人。他拿着国家建委的介绍信,冲破阻力把当时国内地基基础方面的专家、学者召集到规范编制组里来,有的人甚至是直接从牛棚里解放出来的,组成了全国62个单位近100人规范编制组。规范组前后共收集到了10000多份土工试验资料、2000多份载荷试验资料、沉降观测资料300多份。
  在黄熙龄的领导下,编制组将近100人的团队经过两年半的努力,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与研究,我国第一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 7-74)1974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没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历史,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向国家、向广大建筑工作者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为此黄熙龄总结说:“我们的规范是最实用的规范,是全世界最好的一本规范,真正的创造性是在应用上,从实际出发,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并化繁为简,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起来非常好用。”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