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集约、智慧、生态”理念 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努力建成国内综合管廊典范

2016-11-04 103 0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弊病,还可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是改善民生、服务大众的“百年工程”。
  设计秉承“集约、智慧、生态”理念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和梳理,大量电力电缆需入地。为避免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造成的浪费,提高市政配套服务水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十分必要。2016年,西宁市积极响应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综合管廊建设的要求和布置的号召,启动了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我国首批试点实施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工程之一,也是青海省、西宁市的重点工程和窗口工程。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秉承“集约、智慧、生态”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型工艺、物联网技术及海绵城市理念,实现了包括电力、通信、再生水、热力、燃气、雨水、污水等城市八大市政管线的全部全面入廊。其设计代表了我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领域的先进水平。
  工程规划范围涉及全市域 分批分期实施
  
根据规划,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范围涉及全市域,合计总长度624公里,规划范围包括西宁市中心城区、多巴新城、甘河工业园区,湟中县、大通县和湟源县城区。管廊规划遵循统一规划,统筹推进;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新区成片成网;老区结合道路拓宽改造,旧城改造、地铁轨道建设实施;优先实施主线的原则分批实施。
  西宁市城市综合管廊中心城区主线为大十字型骨干网络,在此骨干网络基础上按片区布置片区区域主线,然后再根据道路及管线规划情况布置支线,形成完善全面的综合管廊系统。中心城区设置1座总监控中心和5座分监控中心。部分管廊内还将配备工程检修车。  
  “问题昭示希望,技术引领未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这场艰难的“异域”抢工中,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的健儿们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由他们探索总结出的多种新工艺、新技术,填补了我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领域的多项空白,为其他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文献资料。

  创新一:率先启用铝合金模板,并将其成功运用到西宁地下现场管廊施工中。铝合金模板是一种新型施工材料,具有重量轻、可周转、易操作等多重优点。经简单拼装既可轻松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是实现城市地下管廊“工厂式、流水化”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
  创新二: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3s和建筑三维信息模型BIM一体化融合技术,实现了地下综合管廊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并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
  创新三:积极推进铝模滑移动体系、叠合板工艺实现建筑工程装配式产业化的发展。利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轻松实现雨污水组合,箱涵式入廊,燃气采用两种形式入廊的精妙设计。
  
创新四:探索总结了湿陷性黄土换填和紧密桩施工,解决了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稳定性极差,在其上面建管廊,其产品质量很难保证的难题。
  诸此种种,在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像这样的创新还有很多。众多顶尖的技术和一流工艺在这里巧妙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助力着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一标段项目的不断向前......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理念落实到实处
  除了在施工领域的领衔示范,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的建设者们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加大“四节一环保”的资金投入,真正把“集约的管廊、智慧的管廊、生态的管廊”的建设理念落实到了实处。在厂区布置方面,项目部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势先后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活动区和大型材料加工厂。所有办公区和生活区的用房全部采用高标准的可移动式箱式板房搭建,最大程度地做到了节材、节能、节地。在加工厂方面,项目部采用集中生产、统一配送方式,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所有站点所需材料都需从这里实验、加工、生产和流出,有效避免了分散加工、堆放对场地的浪费。加工厂内设置只有大型桁吊,可以满足所有材料的起吊运输要求。还有全智能板筋机,也是这间加工厂里的“明星人物”,它占地小、使用方便,对钢筋加工可以实现量体裁衣,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零耗损”节材......
  由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领衔建设的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充分彰显“集约、智慧、生态”的理念,将成为国内综合管廊的典范;为推进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做好基础设施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西宁”、谱写“中国梦”西宁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