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众多“黑科技”国内首次亮相

2016-11-02 113 0

  BIM+GIS:让“室内导航”和“复杂环境下的地下工程建设”成为现实
  多数人恐怕都遭遇过这种情况:在室外十分便利的导航系统,到了室内就一无用处,这样的情况或许将在不久后得到改变。本届城博会上,隧道股份展示的“BIM+GIS”技术,首次通过单体建筑三维建模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联姻”,为包括“室内导航”在内的诸多应用型技术解决重要技术瓶颈。
  据隧道股份地下设计总院BIM中心院长辛佐先介绍,“室内导航”技术的核心是GIS(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和BIM(建筑物信息模型)的融合。由于现有导航技术仅能通过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给出“平面”定位指引,无法从立体视角“透过建筑看本质”,因而在“室内导航”的实现上一直存有技术局限。隧道股份在国内率先开展的  
  “BIM+GIS”技术研究,则通过微观领域的BIM建筑物数字化模型和宏观领域的GIS信息进行交换和互融,用BIM模型精准模拟出走廊、阶梯、屋顶、正门等建筑物内部结构数字信息,并结合GIS系统,精准定位出建筑物内人和空间的具体位置。两者的结合,使室内导航成为现实。

  据悉,这一技术今后将有望率先应用于城市交通枢纽、医院等,今后在机场、火车站,市民无需拖着行李吃力地在庞大的候车大厅里寻找登车口;在医院里就诊,也用不着为找不到就诊科室而烦恼,只需轻轻打开“室内导航”,就能轻松前往你想去的地方。与此同时,隧道股份“BIM+GIS”技术还可为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地下超级工程建设“精准导航”。基于隧道股份BIM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和基于BIM+GIS的市政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隧道股份使BIM+GIS技术在上海市一号工程——北横通道建设中大放异彩。
  “过去BIM技术使我们能预先模拟隧道建筑物本身的建设过程,实现精细化施工,大幅优化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使工程建设更加安全高效”,据隧道股份技术专家介绍,“现在通过BIM+GIS技术的融合应用,我们不仅可以模拟隧道建筑物本身,还可将其在周边环境中精准定位。按照2D设计图纸,利用Revit系列软件创建项目的建筑、结构、机电BIM的整体模型,将设计结果在中控中心进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再利用GIS技术精确定位通道沿线的每一处障碍物,比如建筑桩基、地下管线、河道蓝线等,确保盾构安全穿越这些构筑物。让诸如北横通道这样,沿途需穿越市中心数百栋保护建筑、轨道交通的超难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更多精准,更少风险。”
  
UP地下停车库:200平米停200辆车
  在老旧小区、商业中心内,如何同时增加更多的公共社区空间和更多的停车位?这听上去是一个悖论,但隧道股份将却让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在“未来城市生活馆”,隧道股份展示了正处于设计研究阶段的中国首个采用VSM工法的UP地下停车库。停车库初步设计为地下24层,总开挖深度约56米,可以容纳各类车型,并为SUV和一般轿车设计了不同层面,每三个车位配备一个载车电梯。
  “UP地下停车库在建造时仅需非常小的施工场地,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我们设计使用‘VSM’工法进行地下开挖,采用垂直竖井新工法建造超深圆形竖井,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停车场所,能够适用于用地局促、建设条件首先的城市中心区域。”据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介绍,UP地下停车库可以在200平米的占地面积内停泊超过200辆汽车,为停车缺口较大、但又较难开展地下工程的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停车场建设服务。
  此次城博会,隧道股份还展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先进技术和设施,解决了地下管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导致的城市“拉链马路”、空中电线电缆“蛛网密布”等问题,避免路面反复开挖,保护城市景观,为未来城市发展带来更加合理、高效的建设与运营服务。
  此外,作为今年“世界城市日”的系列活动之一,“2016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国际论坛”也将于今年11月17日—18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国内首个面向未来城市发展,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大会还将围绕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从城市出行、智能交通、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基础设施投融资与建设运营等多个维度,为上海乃至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前瞻性的未来城市建设运营新思考和新成果。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