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第一个土工试验室的创建和发展

2016-04-25 447 0

闫澍旺
  我国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高等学校-北洋大学经过1954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定名为天津大学。1932年北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试验室,设有水力学、水利工程及土工试验室等。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这是组建最早的土工试验室。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岩土工程团队长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与天津市建筑业、天津港港口工程、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密切结合,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专家,在工民建、港口工程、海洋工程和大坝工程等领域和行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全国岩土工程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较突出的人和事有:
  范恩锟教授是最早致力于软黏土的特性和加固技术,是石灰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和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50年代的工作中,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石灰加固软土地基奠定了基础。在石灰的性质、石灰加固原理、加固效果、设计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范教授在全国土力学界非常活跃,多次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工作。范教授不幸在十年动乱中被迫害致死,对岩土工程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陈环教授与范恩锟教授等一起,在1952年10月筹建了天津大学地质地基教研室,并扩大发展为岩土工程研究所。陈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过多项岩土工程方面的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六五”和“七五”攻关项目;担任过天津市水利学会岩土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在国内外岩土工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陈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在真空预压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真空预压是国外提出的加固软土技术,但由于机理不清楚,工艺不成熟,一直没有得到实际工程应用。由于围海造陆中加固高含水率吹填淤泥土的需要,陈环教授对真空预压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工程单位合作开发出成熟的真空预压加固软土的技术。应用该技术目前仅天津地区就已完成围海造陆工程数百平方公里。目前真空预压技术仍然是加固吹填土和淤泥的不可替代的技术。陈环教授还组织有关专家,对天津市软土地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出版了《天津软土地基》的专著,为天津市的城市建设和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学术上对岩土工程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顾晓鲁教授是我国岩土工程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岩土力学的理论根基深厚,工程经验丰富,天津市和国内许多重大工程的技术难题都是靠他的智慧和经验解决的,他的工程经验和理论水平也为工民建地基规范和其他岩土工程规范的制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顾教授至今仍然作为许多重大工程的专家和顾问活跃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仍然被尊为解决工程难题的智囊。为此,顾教授在2013年获得了茅以升岩土工程大奖。
  闫澍旺教授长期进行海洋工程地基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在海洋平台大直径超长桩的可打入性、拒锤问题、溜桩问题研究方面及海底管道与土相互作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波浪荷载往返作用下海工和水工海上结构物与软土地基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许多工程难题。闫教授对工业废料碱渣代替工程土进行工程填垫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碱渣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使得在天津塘沽区和滨海新区占地数平方公里、存在几十年的碱渣堆场得以合理的治理,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治理工作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的表彰。在长江口导堤的建设中,研究了软黏土在波浪往返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软化机制,通过动三轴试验确定了软黏土在施工加载路径条件下的强度弱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对策,为长江口导堤的成功建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确定软黏土在波浪往返荷载作用下强度软化的试验方法和强度弱化判据目前仍然为设计单位所采用。
  天津大学岩土方面的人才梯队已经形成,并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闫澍旺,1950年生,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现为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水运工程学会主任,天津市学术委员会专家。曾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的单位有有:挪威工学院岩土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土木工程系,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海洋工程中心。
  研究方向:软土的工程性质,海上结构物与土相互作用。
  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EI收录150余篇,SCI检索50余篇。
(本文由基础工程小编整理自《新中国66周年-岩土工程的人和事》)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