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冲刷下群桩水平承载试验研究

2015-12-16 147 0

 
何泓男1, 3,戴国亮1, 3,杨炎华2,龚维明1, 3,  1, 3
(1.东南大学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6;2.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3.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摘 要:基于典型冲刷坑形态,通过改变冲刷深度来模拟不同局部冲刷作用,对典型的9桩群桩进行了冲刷前、后水平承载试验,对相同参数的单桩进行了平行对比试验,详细分析了荷载-位移特性、桩身弯矩分布、群桩效率系数以及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冲刷深度增加,单桩和9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均呈现减弱趋势,水平群桩效率系数逐渐增大,承台约束作用效应更加明显,桩身弯矩增大,最大弯矩点位置向桩端移动,前排桩荷载分担比增大,中、后排桩荷载分担比减小;前排角桩受冲刷深度和水平荷载影响最大,设计时需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关 键 词:桩基础;局部冲刷;水平承载;试验研究
  1 引 言
  跨海、跨江大桥的建设需求与日俱增,常用的桩基础形式应用广泛,而深水环境中桩基础受水流冲刷作用明显,承载能力减弱,在风荷载、波浪荷载、船撞荷载等作用下桩基础水平受力特性将发生变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Reese[1]和Kishore[2]较早试验研究了桩基础的冲刷问题,揭示了冲刷对水平桩设计的影响;Lin等[3]采用FLAC3D分析了砂土中水平桩的受力特性,并对冲刷深度、宽度及坡度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冲刷深度对水平桩承载性能的影响最大;汤虎[4]在此基础上对边界效应、桩长径比、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及内摩擦角进行了敏感性因素分析;Qi等[5]也通过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接触面,研究了海上风电高承台桩基础在冲刷状态下的水平承载力。上述关于冲刷对水平桩承载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多以数值模拟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基于典型冲刷坑形态,通过改变冲刷深度来模拟不同局部冲刷作用,对典型的9桩群桩进行了冲刷前、后水平承载试验,研究冲刷条件下水平桩的承载特性及演变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2 试验概况
  2.1 模型土的准备
  试验模型土选取天然长江砂,分层填铺砂土并夯实,保证土样的均匀密实性,砂土参数见表1。
表1 模型土物理力学参数
密实
重度g
/ (kN/m3)
干重度gd
/ (kN/m3)
中值
粒径d50
/ mm
相对
密实度Dr
/ %
压缩
模量Es
/ MPa
内摩
擦角j
/ (°)
26.5
14.6
0.204
6080
33
30
  2.2 模型桩制作
  本次试验模型比尺为1:30,单桩和群桩基础结构示意见图1,桩身由钢管制作,桩外径,壁厚,桩长。群桩采用9桩布置,桩中心间距为3D(18 cm),模型桩的弹性模量为212 GPa,模型实物见图2。

(a) 侧视图

(b) 俯视图
图1 桩基础结构示意(单位:cm)

图2 模型桩实物图  
  承台的底部采用厚1 cm的钢板制成,承台内部焊接1 cm厚格构栅钢板,以保证承台足够的刚度,为便于施加荷载,承台侧面采用薄钢片绕承台焊接而成,钢片高为5 cm,承台内部通过螺丝顶柱桩顶,使桩与承台固结。
  2.3 试验场地条件
  试验槽的长 宽 高为5 m 3 m 1.2 m,壁厚为30 cm,沿加载方向,群桩边桩与槽壁的距离为225 cm,约为37D,桩端与槽底的距离为40 cm,约为7D,可忽略边界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4 测量设备与布置
  桩身应变采用应变传感器测量,由桩端向上每隔10 cm对称布置应变片于钢管内侧,应变片的类型为传感器用电阻应变计,型号为BX120-4BB,电阻为120.2 0.2 Ω,灵敏度系数为2.081%,应变片布置如图3。位移量测采用百分表,百分表沿水平加载方向背向布置,桩身应变测读应与位移测量同步进行,各级荷载下的应变值读取通过DH3816静态应变测试采集箱进行。

图3 应变片测点布置(单位:cm)

  2.5 加载设备与方案
  试验加载反力架可提供200 kN的反力,远大于预估极限水平承载力。采用电动高压油泵和千斤顶组成的液压加载系统,电动油泵最大加压20 MPa,沿槽长度方向加载,如图4所示。水平加载时考虑上部结构对基础的竖向作用,且竖向千斤顶与承台之间安置滚动轴承支座,减小水平加载效应,根据Karthigeyan[6]的研究,竖向荷载的适当增加可以提高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这里竖向荷载取极限承载力的1/3,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7]所提供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其单桩极限竖向承载力为10 kN,9桩为70 kN。

 
(a) 液压泵         (b) 千斤顶
图4 加载设备
  冲刷和加载示意如图5所示,图中为冲刷深度,为自由长度,为初始入土深度,为冲刷坑顶的宽度,为冲刷坑底的宽度。Lin[3]的研究认为,冲刷深度、宽度及坡度对水平桩承载性能均有影响,其中冲刷深度影响最大,本试验以冲刷深度为变量进行研究。根据文献[8]。在试验槽中预埋模型桩,初始自由长度45 cm,入土深度55 cm,试验采取人工开挖上覆土层的方法模拟冲刷过程,设计冲刷深度如表2所示。不同冲刷深度时,9桩加载现场照片如图6。
表2 设计冲刷深度
试验组次
1#
2#
3#
冲刷深度Sd / cm
0
15
30

图5 桩基冲刷和加载示意图

(a) 无冲刷

(b) 冲刷深度15 cm

(c) 冲刷深度30 cm
图6 群桩基础冲刷过程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9],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试单桩和9桩的承载力,试验分10级加载,当水平位移超过30~40 mm或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时,终止加载;水平极限承载力根据H-Y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确定。根据《港口工程桩基规范》[10],在某级荷载下,出现横向变形急剧增加、变形速率明显加快、地基土出现明显斜裂缝时终止加载;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根据H-Y曲线上第2折点前一级荷载。本次试验结合两种规范综合确定。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单桩分析
  竖向荷载3 kN时,单桩的荷载与位移H-Y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H-Y曲线为缓变型曲线,极限水平承载力如表3所示。由图7和表3可知,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呈减小的趋势,冲刷使得桩基入土深度减小,自由长度增大,土抗力影响深度减小。

图7 单桩的H-Y曲线
表3 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
类型
冲刷深度Sd
/ cm
水平承载力H
/ kN
群桩效应系数
单桩
 0
 4.0
 
15
 2.5
 
30
 2.0
 
9
 0
42.5
1.18
15
27.9
1.24
30
23.9
1.33
  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冲刷深度条件下单桩桩身弯矩沿桩深的分布曲线如图8所示。限于试验条件,桩顶处未布置应变片,仅研究了桩顶以下桩身弯矩。由图可知,弯矩沿桩深以抛物线形式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桩身最大弯矩随着水平荷载增大而增大,最大弯矩点出现在泥面以下以及桩身下部范围。最大弯矩点位置随冲刷向桩端移动,当冲深为15 cm时,由桩身60 cm向下移动至65 cm,当冲深为30 cm时,最大弯矩点向下移动至70 cm。同级荷载下,桩身最大弯矩值随冲刷呈增大趋势,单桩入土深度减小,土抗力影响深度减小,桩周土体进入塑性状态,桩身下部所受土抗力增大,桩身弯矩增大,总之,随着冲刷深度增大,上覆土层厚度减小,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得到极大削弱。
  3.2 群桩分析
  群桩的荷载与位移H-Y曲线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群桩的H-Y曲线同样为缓变型曲线,其水平承载力见表3。由图9和表3可知,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大,上覆土层厚度减小,桩基水平承载力降低。
  群桩基础常存在群桩效应[11],由于群桩各桩与地基相互作用,其变形性状和承载力与单桩有所差异。群桩效率系数为群桩中基桩的变形性状或承载力与同一条件下单桩的比值,即群桩效率系数为

(a) 无冲刷

(b) 冲刷深度15 cm

(c) 冲刷深度30 cm
图8 单桩桩身弯矩分布

图9 群桩的H-Y曲线
  式中:H为群桩的水平承载力或变位,为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或变位,n为群桩的桩数。
  群桩效率系数随冲深变化如图10。由图可知,承台的整体约束作用使得群桩基础整体刚度增大,群桩中各桩的水平承载力大于单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群桩效率系数在1.18~1.33之间,冲刷深度15 cm时,系数增大5.1%,冲刷深度30 cm时,系数增大12.7%,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桩端土体的嵌固作用削弱,承台对基桩的约束效应增大,因此,群桩效率系数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图10 群桩效率系数与冲刷深度关系
  限于篇幅,文中选取群桩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桩进行内力分析,基桩桩身应变数据得到桩身弯矩分布,基桩桩顶边界条件与单桩相同,不同冲刷深度条件下,中心桩桩身弯矩沿桩深的分布规律如图11所示。由图可知,桩身弯矩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弯矩在泥面以下某位置出现最大值。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大,同级荷载下,桩身最大弯矩值呈增大趋势,最大弯矩点位置向桩端移动,这与单桩的趋势相同。同级荷载下,群桩中心桩的桩身弯矩小于单桩,这主要是由于承台的约束作用,群桩基础整体性加强,群桩内力重分布,基桩受力均匀且较小。
  通过桩身弯矩计算出桩顶剪力,从而可计算出各桩占总荷载的分担比例,限于篇幅,以前排桩、中排桩、后排桩为研究对象,不同冲刷条件下各桩荷载分担比如图12所示。由图可知,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前排桩荷载分担比逐渐增大,中、后排桩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减小,在加载后期基本不变。荷载分担比前排桩大于中、后排桩,中、后排桩荷载分担比相近,这与群桩效应理论一致。
  水平荷载25 kN时,各桩荷载分担比随冲深变化曲线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前排桩的荷载分担比呈增加的趋势,桩身受力变大,中、后排桩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减小,桩身受力较小,冲刷后前排桩的桩前剩余土体可提供一定的土抗力,前排桩荷载分担比大于中、后排桩。
  不同水平荷载下,前排边桩和前排角桩荷载分担比如图14所示。由图可知,同一级荷载下,角桩荷载分担比的变化幅度大于边桩,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角桩受力增幅大于边桩。由图13、14可知,前排角桩受冲刷深度和水平荷载的影响最大,在工程设计时,建议对前排角桩进行特殊处理,如提高配筋率、增加桩径等加强方法。
(a) 无冲刷

(b) 冲刷深度15 cm

(c) 冲刷深度30 cm
图11 群桩中心桩桩身弯矩分布

(a) 无冲刷

(b) 冲刷深度15 cm

(c) 冲刷深度30 cm
图12 群桩各桩荷载分担比曲线

图13 各桩荷载分担比随冲刷深度变化曲线

(a) 前排边桩

(b) 前排角桩
图14 前排边桩、角桩与中心桩荷载分担比变化
  4 结 论
  (1)由荷载-位移曲线可知,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呈减小的趋势,冲刷使得桩基入土深度减小,自由长度增大,土抗力影响深度减小。承台的约束效应随冲刷而增大,水平群桩效率系数随冲刷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效率系数在1.18~1.33之间,冲刷深度15 cm时,系数增大5.1%,冲刷深度30 cm时,系数增大12.7%。
  (2)由桩身内力分布曲线可知,单桩桩身弯矩沿桩身以抛物线形式变化,桩身最大弯矩在泥面以下范围,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而增加。同级荷载下,随冲刷深度增加,桩身最大弯矩呈增大趋势,最大弯矩点位置向桩端移动。群桩中心桩桩身弯矩分布趋势与单桩相同,前排桩受力大于中、后排桩,承台约束作用使得群桩内力重分布,群桩基桩桩身受力小于单桩。
  (3)由荷载分担比曲线可知,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前排桩荷载分担比逐渐增大,中、后排桩逐渐减小,在加载后期基本不变。荷载分担比前排桩大于中、后排桩,与群桩效应理论一致。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前排桩的荷载分担比呈增加的趋势,中、后排桩的荷载分担比逐渐减小。在工程设计时,建议对前排角桩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REESE L C. Scour from cyclic lateral loading of pile[C]//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Houston: [s. n.], 1989: 395-402.
  [2] KISHORE Y N, RAO S N, MANI J S. The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s subjected to scour in marine environment[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9, 13(6): 403-406.
  [3] LIN C. evaluation of lateral behavior of pile-supported bridges under scour conditions[D]. Kansa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2.
  [4] 汤虎. 冲刷对海洋平台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影响的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5] QI W G, TIAN J K, ZHENG H Y, et 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high-rise pile cap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hanghai: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4: 413-420.
  [6] KARTHIGEYAN S, RAMAKRISHNA V V G S T, RAJAGOPAL K.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vertical load on the lateral response of piles[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7, 133(5): 512-521.
  [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8] RICHARDSON E V, DAVIS S R. evaluating scour at bridges[M]. 4th ed. Washington, D. C.: Office of Bridge Technology, FHWA, 2001.
  [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 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0]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JTS 167-4- 20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11] 张忠苗. 桩基工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本文摘自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