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法在污水泵井中的优化应用

2015-09-29 284 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不断壮大,污水井建设日益增多,其选址一般在河边附近,地质条件差,埋深较大,施工困难,这类建筑物选用沉井法施工效果好,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上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文通过作者的实践,根据施工现场施工工序,再到各个工艺详细介绍沉井法在施工过程中的优化应用

  1.前沿
 
  建筑业发展至今,地下结构物形式越来越复杂,深度越来越深,传统的大开挖在深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新工艺----沉井施工应运而生。沉井施工在建筑业中应用已经很久,但具体到某施工单位,能采用沉井施工的概率很小,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简捷、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沉井法通过作者在污水泵井施工实践中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望对以后施工中有所帮助。
 
  沉井是将一个井筒状的结构物,从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客服井壁摩擦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采用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的施工方法。沉井施工工序可分为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封底三大工序,每道工序施工简单,施工质量可靠。
 
  2.工程实例
 
  2.1工程简况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长春西动车存车场场区污水泵井为D=5.0;H=10.65m,其中井壁厚度为0.5m;刃脚为0.65m;场地地下水埋深为地面以下1.2~4m,场地地基土、地下水对混泥土无腐蚀性。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受力层范围内土层分布比较均匀,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下水埋深较浅;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局部为可偏软,干强度中等。
 
  2.2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机械机械挖土至标高-2m——刃脚地基处理——坑内制作沉井刃脚——刃脚砼养护(至70%砼强度)——沉井井壁一次制作至-3.15m施工缝处理——井壁砼养护(至70%砼强度)——沉井下沉(至-10.3m)——沉井封底
 
  2.3沉井制作
 
  沉井制作前,需要验算坑底持力层的承载力。该坑底(-2m,相对标高)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取180kPa,验算如下:
 
  G=3.14×(R2-r2)ρ=3.14×(32-22)×25KN=4042.75KN
 
  S=3.14×R2=3.14×32m2=28.26m2
 
  P=G/S=4042.75/28.26=143.06<180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沉井制作分两次进行,第一节高度为5.15m,待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往上做第二节,高度为10.3m(距井顶部0.35m高井壁后作,由于井盖顶部有检查孔),等第一节强度达到100%,第二节砼强度达到70%时,两节一起下沉。
 
  2.3.1刃脚制作
 
  根据地勘报告,标高-2m处土层为粉质粘土,承载力约在100KN/m2,刃脚底宽400mm,为便于施工料具清理回收,减少浪费,刃脚内外以砖代模,在基面浇筑100mm厚圆环形C15砼。刃脚内砖模脚底宽370mm,上宽250mm,砖模与钢筋砼刃脚接触面处摸20mm厚1:3水泥砂浆,涂刷一层脱模剂。
 
  2.3.2井壁制作
 
  污水泵井砼为防水砼,刃脚砼强度达到70%时方可浇筑井壁砼。井壁模板采用间距为600mm,φ12的止水螺栓固定,井壁施工缝处理中间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300*8。井壁浇筑时为避免造成不均匀下沉或者倾斜,浇筑时应分层对称浇筑。待刃脚砼达到100%强度,井壁砼达到70%时方可开始下沉。
 
  2.4沉井下沉
 
  沉井下沉前首先对原来的定位桩,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在四面井壁上部做出与控制桩对应点的标志,以检验沉井的位移,接着在井壁四角上用红漆画出标尺,每一标志线间距100mm,并标出下沉前的实际高度和下沉完毕后的标高,以观测沉井下沉情况。验算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沉井下沉前土体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式中Ks——稳定安全系数;
 
  R——圆弧的半径,(m);
 
  L——弧长,(m);
 
  W——滑动土块的重量,(KN);
 
  C——粘聚力,Kpa;
 
  φ——土的内摩擦角度;
 
  αi——第i土条底面中点的法线与竖直线的夹角度;
 
  经上述验算,沉井土体稳定安全系数符合要求,可以下沉。
 
  下沉开始前,先按预定顺序凿除刃脚下砼垫层,接着分组对称拆除井内砖模,详见图4。垫层凿完后从沉井中间向四周挖土,每层挖土厚20mm-300mm,逐步形成“锅底”。井壁刃脚1m范围内的土一般不需直接挖掉,依靠刃脚切土挤出这部分土,这样才能保证沉井平稳下沉。在井内取土的同时并下泵排水,边排水、边取土,沉井逐步下沉。
 
  沉井下沉中应加强位置、垂直度和标高的观测,每班至少测两次,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两小时一次,预防超沉,并设专人负责记录。
 
  2.5沉井封底
 
  当沉井下沉到距设计标高100mm时,应停止井内挖土和降水,使其依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或接近设计标高,再经2~3天,下沉稳定后即可进行沉井封底。
 
  本工程采用排水封底,将井内砼表面冲洗干净,对井底进行修整,使之呈锅底形,由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卵石或碎石作盲沟(沟宽260mm,深300mm)在中部设一个集水井,深1m,井间盲沟相互连通,在卵石上面浇筑底板砼垫层,待砼强度达到70%后,在垫层上铺设防水卷材,绑扎钢筋,两端伸入井壁预留的凹槽内,浇筑底板砼。上部结构完成后,对集水井封堵,封堵方法是将集水井中水抽干,在套管内迅速用干硬性砼填塞并捣实,然后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或四周焊接封闭。
 
  2.6沉井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突然下沉、涌砂、倾斜和偏移、沉不下去。
 
  ①解决突然下沉的方法有:适当加大下沉系数;控制挖土深度,即锅底不要挖得太深;
 
  ②涌砂的处理方法是向井内灌水,使井内水位大于井外地下水位;
 
  ③下沉时应均匀对称挖土,以防止沉井偏斜。若发生偏斜,可调整挖土先后次序和方法;采取偏心压重,部分壁外冲水等措施。
 
  沉井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将受到土压力、水压力、浮力、摩擦力、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等作用,沉井结构的设计计算应满足各阶段的受力要求,保证沉井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防水能力。
 
  3.结论及注意要点
 
  沉井下沉过程中无需设置坑壁支撑或土钉墙;与明挖法相比,简化了施工,可就地制作,所需机械设备简单;沉井法在各种复杂地形或地质条件的建筑物施工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地质条件或场地条件不允许大开挖的情况下更显优势,其单体造价较低;主体部分的混凝土在地面上灌筑,质量较易保证,整体刚度亦较大;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仍有其局限性,比如沉井不沉、突沉、沉偏、遇到较难清除的障碍物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沉井无法顺利完成,由此看来沉井法的选用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绝不能盲目选用。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