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厚煤层轻放工作面切眼锚杆支护实践

2015-09-18 106 0

   【摘要】七煤集团(公司)龙湖矿自1999年推广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工艺,工作面切眼原采用11群工字钢和子棚切合单体液压支柱护帮等多种材料联合支护形式。通过实践,这种支护形式存在以下明显缺点和不足:A.切眼跨度大,项梁最大跨度达3.2m,己接近变形的允许极限,为防顶梁变形,需使用两根工字钢对接,其端头互错200m,其下以5根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巷道后期维修最大。B.采煤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工艺复杂,工作面安装困难,巷道造价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综放设备高产高效作用的发挥。C.由于架棚支护属被动支护,顶板难控制,容易在顶梁之上形成冒空区,给煤层自燃留下隐患。
 
  前言
 
  针对上述情况,为适应新的采煤工艺,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集团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在对我矿特厚极罗煤层成分调研、认证的基础上,于2000年9月在8415工作面切眼进行大断面沿底掘进煤巷锚杆(索)支护试验。
 
  1.地质条件
 
  8415工作面位于84年下采区第4区段南,工作面上方为8415采空区,下为84下皮带机下的保护煤柱,工作面走向长444m,倾斜长度125m,标高522m-560.7m,煤层厚度8m-10m,倾角平均17度,其硬度系数0.3-0.5,属极软煤层,8煤层赋存稳定,煤质松软,光泽暗淡,呈鳞片状结构。煤层中有2-3导0.4m~0.6m泥岩夹矸,底层夹矸底板1.8m-2.4m左右,对锚矸支护有一定影响,直接顶为3-5m砂泥岩互层,易冒落。直接面为1.2-1.5m厚粉砂质泥岩,老底为6-9m坚硬砂泥岩互层。
 
  煤层易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瓦斯含量高,在机巷掘进施工中,经常有瓦斯释放产生的炮,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受老塘水和项板裂隙水的威胁。
 
  2.支护原理
 
  巷道掘进后,周围煤体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巷道周围进行任何力学作用,都会通过媒体传递到巷道保部位,产生不同的力学效应。锚杆支护就是通过巷道浅部媒体有效加固来控制围岩变形,锚索则是对巷道周围锚杆支护的煤体起加强作用。因此,选择合理的锚杆(索)地护形式、参数,能够较好地控制巷道变形,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
 
  3.切眼支护设计
 
  切眼为矩形断面,净宽4.7m,净高2.4m。根据巷道断面大,煤体硬度系数低且裂隙发育,支承能力差的特点,结合机巷施工中间出现因瓦斯释放及应力重新分布的情况,决定切肯采用“锚(索)一带一网”的支护形式。
 
  3.1切眼支护参数
 
  切眼沿底掘进,顶部为松软煤层,煤厚5.7m,开挖后顶暴露面稍大就易发生冒落,并可能导致顶板整体失衡,因此必须强化顶板管理,减少其暴露时间。从以上原则出发,切眼项板采用20mm×200mm高强螺纺钢杆,间排距850mm×600mm配合“W”型钢带金属网护顶,在距巷帮两侧1.2m处沿倾向布置2排长8.4m、直径15.24mm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间距2.7m。
 
  3.2两帮支护参数
 
  巷道两帮煤体强度低,在围岩承载结构中表现为最弱,两帮大范围的破坏必然导致顶底板变形增大,必须加强对帮角的支护强度,从而提高切肯围岩整体狗宝性,因此,切眼两帮采用18mm×1500mm高强螺纹锚杆树脂药卷,配合钢盘梯子梁金属网产合支护,锚杆间距800mm×800mm。

  4.施工工艺
 
  由于煤层硬度低,极易冒落,再加上瓦斯释放及开采后应力重新分布造成煤炮,使原本松的顶煤更加难以控制,锚杆(索)支护很难实现。因此,切眼选用导峒法施工,先施工断面为2.8m、2.4m的导峒,贯通后再扩宽至设计断面。
 
  4.1顶锚杆施工工艺
 
  先从巷道迎头的一侧用风镐落煤,挖掘至设计高度。铺顶部金属网,并在w钢带的中部打上一棵单体支柱。用锚杆钻机从钢带中打顶眼,至设计密度,将两卷中速树脂锚固剂依次送入眼孔中,用锚杆端头抵住锚固剂送入孔底,用钻机搅拌30s,停lmin后上紧螺母,完成锚杆的安装。另一侧采用相同的方法施工。
 
  4.2帮锚杆施工工艺
 
  按设计宽度将巷道两帮刷齐,铺金属网钢梯子梁,然后钻孔、吹眼、搅拌树脂和安装锚杆,帮锚杆紧跟迎头。
 
  4.3锚索施工工艺
 
  用顶锚杆钻机在每根上1.0m可接长钻杆打眼,当孔,深至8.0m停止,用钢绞线将两卷中速树脂锚固剂送入孔底,安装搅拌器搅拌,等待2min后卸下搅拌连接器,完成锚索的内锚固,1h后用张拉千斤顶张拉到8-10t时,即完成锚索的安装。
 
  5.经济社会效益
 
  与工字钢架棚巷道相比,新的支护形式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1改善巷道支护情况,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
 
  5.2减小工字钢、坑木消耗12.2万元,降低单体液压支柱租赁费及工资支出计9万元。
 
  5.3巷道后期维修量减少,装面速度快,工序简单。
 
  5.4为同类型煤层推广锚杆(索)支护提供了技术和实践上的经验。
 
  6.存在问题及对策
 
  6.1支护理论
 
  原来的锚杆护理论不能完全适应特厚极软煤层锚杆(索)支护设计要求,为提高设计的科学性,需对其机理和设计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6.2切眼顶板下沉控制
 
  依据机巷顶底板相对位移量观测结果,切眼高度设计时最大相对位移量取300mm,但导峒刷宽后,巷道跨度有2.8增大至4.7,切眼顶板急剧下沉,局部达500mm,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6.2.1加强项板监控,在顶板下沉量较大处增打金属锚杆和锚索。
 
  6.2.2采取外注重式单体液压支柱与钢绞顶切眼上端头支护。为满足进架要坟,切眼上端头最大锚萦。
 
  6.2.3沿进架路线弯道采用单体支柱配合11拌工字钢和梁加强支护。
 
  6.2.4施工机具。由于施工时顶、帮锚杆安装使用不同机具,次第不高,限制了掘进速度实现掘锚一体化,提高单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