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之乡浙江长兴粉体产业成功转型升级

2013-05-16 111 0

  名闻遐迩的“建材之乡”浙江省长兴县,长期以来都在环境治理上煞费苦心。特别是当地粉体产业,由于准入门槛低、投资小、见效快,企业数量无序膨胀。截至2010年年底,仅“建材重镇”李家巷镇一地就有10余家矿山企业、235家石粉企业。“山河破碎、粉尘飞扬、污水横流”是当地环境的真实写照。

  产业的发展如何与社会、环境的要求相适应?

  长兴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痛下决心,从2011年9月开始全面开展粉体产业专项整治,努力打造“中国粉体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攻坚克难,长兴县李家巷关闭了8家矿山、淘汰了235家石粉生产企业,重组了9家大型现代化粉体生产企业,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据环保部门2012年10月监测,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每立方米0.214毫克,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每立方米0.109毫克,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2级标准。

  长兴县拥有十分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石灰石碳酸钙含量高达98%。上世纪80年代后,成为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之一,鼎盛之时全县有多达几十家石矿、340余家石粉企业,年产粉体近1000万吨,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伴随着石料开采、矿石运输、石粉加工等产业链带来的粉尘污染、职业病危害等社会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

  按照“关闭淘汰一批、重组提升一批”的思路和“规模化、现代化、清洁化、一体化”的要求,长兴县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章根明担任组长的粉体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整治、规划、维稳、政策、宣传等多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组织部抽调42名县级机关干部与乡镇抽调90余名镇村干部组成,深入相关企业,宣传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努力争取业主理解配合,协助关停并转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和周边群众稳定工作。

  领导小组与各专项工作组反复多次召开座谈会、动员大会、专题例会,请粉体企业集中的村镇干部、人大和政协代表、企业负责人、人民群众等各阶层代表,广泛听取其意见建议,全面宣传和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跟踪报道落后产能淘汰进展情况,宣传淘汰工作先进典型,将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专项整治工作上。

  科学有序推进转型升级

  通过对粉体产业涉及的矿山与石粉企业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企业生产设备情况、资金投入情况、销售税收情况、财务业务情况、从业人员数量结构情况、企业和周边群众利益关系情况等第一手信息,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采取无条件关闭、有补偿的关闭、有条件的保留和有优惠的转产等不同对策。对没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一律无条件关闭;剩余粉体企业按照证照审批情况,以环评为突破口,按无环评、无产能、超环评三类明确不同关闭时间节点,分类处置,分批推进。其中有环评产能的企业,允许企业重组提升。依法整治,分批逐步关闭,从而实现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

  按照“规模化、现代化、清洁化、一体化”的要求,长兴县制定了粉体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准入标准和工艺装备指导方案,项目在备案(核准)、建设、竣工投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等方面严格遵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与标准执行;设备选型采用国内一流机械生产企业粉体装备,确保工艺装备国内领先,全面提升粉体产业技术水平。

  明确“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的责任机制。由县经信委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重组企业工艺标准和设备选型;县国土局落实治矿工作和石料精细化供应方案;县环保局确定企业环评审批情况;乡镇举全镇之力进行整治;其他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确保淘汰整治工作各阶段目标任务的实现。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