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2015-08-04 97 0

  1前言
 
  目前,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无论是跨越山川、河流还是在城市当中的高架立交桥等,对高度、跨度等建设规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对基坑的深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基坑工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道路桥梁建设的需要。在基坑越挖越深的情况下,技术人员要不断钻研新的基坑支护技术,以期确保工程的安全生产以及桥梁的长期使用。
 
  2基坑支护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在深基坑防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基坑附近的土质结构特点,道桥环境特点,地理环境,甚至是气候环境等,并且结合桥梁载荷要求和基坑深度,土层压力效应等各个因素,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做好技术防范。只有全面的考虑这些综合因素,对安全事故的诱因采取充分防范,才能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过关。具体在操作中要注意,一是密切关注各项参数变化,尤其是土压力释放情况变化、含水率变化情况、内摩擦角以及土体的内凝聚力变化等,为随时调整施工方案做好参数条件的准备,做到能够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提供科学、正确的应对措施。二是由于基坑施工周边环境复杂,例如有密集道桥物,不具备常规放坡条件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支护结构起到安全支撑的作用,以确保基坑中坑壁稳定性。在基坑施工中常见的支护结构有锚(杆)索及喷锚支护、桩锚支护、排桩支护、自立式支护以及组合型支护等等类型。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适合工地情况、可操作强为把握尺度。也可以多种支护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实现基坑的支护要求。从一般情况来看,当基坑深度大于7m而小于15m区间段时,在周围环境条件适合的时候,则可以考虑采用排桩支护来完成基坑的支护措施。在周边施工环境条件苛刻时,为了防止排桩变形的问题,在一些软土地区也会有采取对基坑底沿灌注桩周边或部分区域的方式来对桩体进行加固的方式,以提高抗力,减少支护结构的变形。
 
  3钻孔灌注支护桩施工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技术,以隔桩跳挖成孔为主,而且钢筋混凝土桩混凝土采用的是C30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大约在50毫米左右。当钻机进入施工现场以后,应当根据桩长安装钻塔、钻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钻杆连接的牢固性,大约2至3根桩施工完成后,即对钻杆连接位置予以紧固;钻机预检后,钻尖和桩点偏移不超过1厘米,在刚与地面接触时,下钻的速度一定要放缓慢一些。在钻机实际钻进操作过程中,通过不可反转或者提升钻杆,若有必要,则应当将钻杆提到地面之上,并对钻尖开启门进行重新的清洗、调试和封口。如果桩身较长,则钢筋笼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若为双面焊缝,则其长度为5d;若为单面焊缝,则其长度应当在12d以上。当钢筋笼外侧完成定位后,一定要注意加焊水平短筋,这样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笼位置的准确性。
 
  4土方开挖
 
  在进行土方开挖前,需要充分对工程所在地的周围建筑物、地质情况以及地下管线等设施进行掌握。对于特殊土质,按照相关规范标准,依土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软土地区,在进行开挖时,不应该有太大的分层深度,其主要因为挖土进度过快抑或是挖土高差过大,则会使土体具备的力学平衡打破,并使抗剪强度减少,从而导致土体出现水平滑移,并使支护设施具备的额外压力增大,严重的话将会致使支护出现破坏,最终使坑壁出现坍塌。基坑开挖前,先对现场清理,基坑中的自流井,应保证降水与标高一致。沿基坑边线,每开挖30米土方,就进行一次护坡施工作业活动,当该段施工完成以后,再对邻段土方进行开挖作业。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逐渐达到土方标高位置,此时可进行护坡作业与第二级轻型井点施工作业。从整体上来看,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所采用的主要是分层和分段施工模式,因此应当保证挖土高差,并对坡度进行及时维护,注意施工土坡护坡的施工质量。第一次土方开挖到首道土钉下30厘米的位置时,应当对土钉墙进行施工作业,当土钉施工完成后3天,挖土至第二道土钉下30厘米的位置,对第二道土钉墙进行施工操作,按该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挖土、土钉墙施工操作。坑底上30厘米、地梁以及集水井局部深处的土方,可采用人工修土方式施工作业,边挖边铺垫,需注意的是坑底不可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裸露环境下。
 
  5对基坑的技术安全监测问题
 
  基坑支护作业的监测必须要全方位进行。一方面要关注土方开挖,做到保质量、保进度及时支护。遇到地质复杂地段或险情时应及时提出支护协调要求,确保边坡安全。还要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例如对各种的钢筋加工机具的开关防漏电装置以及安全防护性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停止使用,由机修工修理,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对绑扎钢筋网网格的误差进行校正,正常来讲,钢筋网网格的误差率不得大于±20mm。如果有焊接加强钢筋时,则应监督加强钢筋是否与锚杆头焊接完成等。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已完成的支护架体进行监测,例如基坑内是否出现涌土、流砂、管涌等;还要经常性的观察支护体有无位移、沉降出现;基坑壁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等的迹象;基坑壁的锚杆或土钉有无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基坑内外周边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基坑内是否出现渗、漏水现象等;周边道桥物以及重要管线设施等有无变形测量和裂缝现象;地表有无开裂等;尤其要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防止各种水害发生。为保证支护施工阶段的顺利安全进行,每天监测频率要在3次以上;即使是在支护施工完成后、变形趋于稳定情况下每天2次。监测过程持续至整个基坑回填结束为止。整个监测过程中应对各种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及时做成表格、曲线图等,各类报表应按时报送有关部门,以便于施工调整。总之,从基坑开挖到工程进行中直至完工为止的整个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技术上的要求问题,技术人员要密切关注,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做到安全无事故,质量有保证,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优质工程放心工程,这是我们工程技术安全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6深搅拌加固与基坑支护检测
 
  深层搅拌加固主要是对水泥实施机械搅拌,把其当作固化剂,并同软土共同实施强制进行搅拌,以此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尽可能发生充分的反应,使两者之间的硬化程度尽量最大化,从而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最终形成较为坚固牢靠的支护结构。此外,深层搅拌加固还具备着工程造价少、稳定性强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比较适用在软土层(如粘土)中。一般来说,体系破坏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突发性的,而是具备相应的预兆性,因此基坑支护监测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必要的工作。而为了更科学、更好的对现场工程施工进行指挥,一定要充分的对支护体系的真实受力情况进行了解,有效监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此一来,对支护稳定状况与基坑土体变化等都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施工对周围道桥、周围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等产生的影响,安全顺利的实现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与基坑周围环境稳定。
 
  结语
 
  基坑支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基坑支护建设直接影响着道桥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道桥施工单位应该不断的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新与完善,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监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刘立芳;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门窗,2013(07).
 
  [2]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
 
  [3]孙立强.超软吹填土地基真空预压理论及模型试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